王名:谁来拯救中国式慈善?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8-19 21:11 来源: 财新网公众不必一味追究慈善资金的来源,而应更多关注公益慈善组织的制度转型
【背景】日前,一项名为“中非希望工程”的项目受到媒体广泛质疑。该项目的执行主席兼秘书长卢星宇,年方24岁,同时担任全球华商未来领袖俱乐部秘书长,因其网络炫富,被称为“卢美美”。
据媒体报道,“中非希望工程”项目乃是由“世界杰出华商协会”发起,并由希望工程的发起者——中国青少年基金会负责管理。后者近日公告称,根据协议,从项目募集的资金中提取10%作为管理费用。
据媒体报道,“世界杰出华商协会”注册于香港,在大陆则由天九儒商集团具体运作。而天九儒商集团的负责人正是“卢美美”之父卢俊卿。
据一位曾在该集团工作的知情者透露,“世界杰出华商协会”主要依靠电话营销人员,吸引乡镇企业家和小老板入会。后者被告知可与国家领导人合影,或通过协会招商引资。电话销售人员则通过提成,获得报酬。
“卢美美事件”再次引发公众对官办慈善公益组织的质疑,慈善事业的公信力再一次受到挑战。那么,如何看待“卢美美事件”?目前中国慈善组织存在哪些问题?今后应如何改革?
NGO研究专家、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王名指出,近期媒体爆出的“郭美美”、“卢美美”等事件,体现了中国公众对公益事业的强烈关注,这是一种进步。同时,公众不必一味追究慈善资金的来源,而应该更多关注公益慈善组织的制度转型。
他指出,慈善是一种利他活动。原则上,公益组织没有义务追问捐助资金的来源。据他介绍,最初的慈善活动是由教会出钱,而欧洲的慈善则是由王室贵族出资,美国上世纪初成立了一些基金会,其资金来源都是很复杂的。如要追究,慈善是无法进行的。
王名认为,当前频繁曝出的事件体现了中国公众对公益事业的强烈关注,这是好现象。人们从最初的不愿捐钱,到现在的捐钱,并关注其运作过程,这是一种进步,体现了社会对公益事业的关注、监督、问责。
目前,中国慈善公益事业的发展,可谓机遇与挑战并存。就机遇而言,公众和媒体的质疑是提升公益事业社会关注度的绝好机会;就挑战而言,中国社会正在转型,公益事业的组织体制、运行机制、法律环境等方面,都存在诸多问题,亟待解决。
王名分析指出,目前公众对慈善组织公信力的质疑,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质疑其背后是否存在官方背景;二是质疑背后是否存在市场动机;三是质疑慈善组织运作是否存在问题。
第一,就政府与慈善事业的关系而言,目前公众不满意的焦点是政府存在操纵公益组织的现象,或者说,慈善组织本身存在官僚化的倾向。比如,红十字会重大决策的制定、重大项目的确定方式、资金流向等,是否有政府操纵的影子。
第二,就市场与慈善事业的关系而言,公益组织运作的基本原则是公开透明,慈善活动并不拒斥市场。只要公开透明,主动接受公众的监督,就没问题。慈善活动是利他的,如果打着慈善的名号,谋取少数人的利益,这是不能容忍的。
第三,就慈善组织自身而言,必须建立良性的、规范的治理结构。如果没有良好的内部治理和能力建设,必然会出问题。尤其在当前,在缺乏有效的社会监督、问责的背景下,外部的压力和监督很有必要。
他认为,对慈善组织而言,无论是体制造成的问题,还是外部环境带来的问题,公众都不会要求其做到尽善尽美,关键是如何面对并处理问题。面对问题,有的试图去遮掩、说谎、甚至采取威胁的态度,这都是不适应媒体时代的表现。
在新媒体时代,每个人都是记者,不能要求每个人理性,但是经过一段时间,就会形成公众理性,因此,实事求是、客观理性面对问题,才是解决之道。
他指出,国外慈善组织也有类似问题,但是解决问题的速度很快,而且过程透明。这也值得决策者反思,并推进改革。目前,中国与公益慈善相关的法律并不少,但有的不能适应现实的需要,有的不够具体,需要进一步地修改、完善,这也应尽快提上日程。■
(财新实习记者 陈慧 采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