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关一所学校等于开一所监狱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8-20 00:26 来源: 中国经营报

  单士兵

  最近,打工子弟无处安放的童年,令人揪心。自6月中旬起,北京市大兴、朝阳、海淀三区近30所打工子弟学校相继收到教育主管部门的关停通知,所涉学生近3万名。尽管官方表示将对学生进行安置,但相关安置路径中的道道门槛,恐怕仍将让很多打工子弟在北京面临无学可上的尴尬。

  对那些强调“我们也为北京作了贡献”的打工人员来说,剥夺他们子女的受教育权,从某种意义上说,就等于变相地将他们驱赶出北京。当很多城里人在喊着“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时,这些打工子弟甚至连起跑线在哪里都找不到,这样的无奈悲情让人情何以堪,再待在这样的城市又还有多大意义?

  当外来人口产生这样心理,这时就可以恭喜那些城市管理者了,你们为减轻城市人口压力,驱赶外来人员的动机就要实现了。当然,为了掩饰这种城市集体自私的丑陋,城市管理者还是会抛出种种看似体面的理由,摆出种种表面涂抹正义脂粉的救济程序。

  比如,此次北京关闭打工子弟学校,就以没有办学许可证,没有房产证,校舍为违法建筑,存有安全隐患为由。打着“安全”的旗号进行权利剥夺,自然容易给人一脸正义的错觉。而在安置这些打工子弟时,则要求必须办齐“五证”才可以上公立学校,这无疑也再次让人见识“有程序没正义”的无奈。在短短时间内,可怜的临时农民工们要办好诸如本人在京暂住证、在京实际住所居住证明、在京务工就业证明等证件,有时恐怕得跑断腿。

  在开放的社会,北京有时却成为封闭的城堡,认为北京只是北京人的北京,不断采取种种手段,来对外来人口进行“过滤”。这种“傲慢与偏见”的根源,就深植于中国社会户籍制度的藩篱。没有一纸北京户口的外来务工者,就等于失去太多复杂利益的承载,在医疗、福利、教育等诸多领域,都得遭遇到制度性歧视与剥夺。当成人世界权利不平等的痛苦转嫁到孩子身上,其破坏力与伤害力也只会不断辐射,制造更多的社会负面效应。

  “你每关闭一所学校,你就必须开设一座监狱。”马克·吐温这句话,现在看来并未能给城市管理者带来足够的警示。原因很简单,关停打工子弟学校,根本就不是一个单纯的教育问题,而是基于城市运行理念与城市利益推动的结果。在城市精英自负的意识驱动下,在城市自我利益至上观念的指引下,城市管理者心胸陷于逼仄狭隘,也就会失去起码的人文精神与人性关爱,对那些外来人口子女到底是进学校,还是进监狱,漠不关心。这或许也就是为什么近年来外来人口犯罪率高企不下的原因。

  中国人承受教育资源分配不公之苦久矣。所有的资源分配,其实都涉及到话语权博弈。在这个社会不断分层的年代,总体来说,有权有势有身份地位的人的子女,要越远比普通公众孩子更容易享受优质教育资源。外来务工者无疑处于社会的底层,他们在北京就更加没有话语权了。特别是教育财政失去了对外来人口的制度性支持,户籍藩篱又对外来务工人员设置了种种权利剥夺,这样一来,剥夺打工子弟教育权就轻易可以找到种种借口,制造出种种虚伪路径来。

  “无论是城市的还是乡村的,富贵的还是贫贱的,聪慧的还是笨拙的,教育的理想都是为了人的一切”,教育专家朱永新在《我的教育理想》这样期望。

  现在,被寄予“首善之都”厚望的北京却摆不下打工子弟的一种课桌,这实际上是一种危险信号,如果还是不能通过相关改革,来祛除对外来务工人员的种种制度性歧视,改变他们被虚伪剥夺的命运,北京只会离宽容的、人文的城市越来越远,成为更多人心中封闭的城堡。

  作者为资深媒体人士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