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欧美企业基金会这样运作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8-22 01:58 来源: 北京晨报

  在美国历史上,有一位名叫Henry J. Kaiser的商人,他大笔投资为美国西部提供能源、道路、桥梁以及工作机会,改变了美国西部的面貌。他向员工提供的健康保险则催生了美国的健康保险制度。在欧美,慈善事业已有数百年的历史,而企业基金会最初兴起的重要原因,除了慈善款项可以抵免企业税收之外,也掺杂着精英企业家们的企业家精神、慈善激情,使得企业家们趋之若鹜。

  定位:

  目标和消费对象一致

  国外的企业家会选择哪种方式做慈善?也许上面的例子就是个启示——不少企业对于自己的慈善对象进行了定位,他们往往更倾向于追求慈善目标群体和商业消费对象的潜在一致性,使得企业慈善基金看上去更具专业化,对慈善事业也产生了纵深影响。

  具体来说,比如微软、英特尔和可口可乐等企业都会通过对青少年进行技术教育或社会教育等方面的长期投资,在年轻人群中树立品牌,在实现社会效益的同时也扩大了自己的潜在客户群;而壳牌石油每年提供大量资金和专业技术改善当地的基础设施,如道路系统和电力设施,同时显著改善了企业的经营环境;花旗基金会提供金融知识教育和不动产建设服务,埃克森-美孚基金会倾情教育、健康和科学的发展;强生基金会的宗旨则是要保护妈妈和婴儿。

  信息披露:

  和上市公司一样

  在信息披露上,欧美企业的做法和其所在的监管环境无疑让慈善基金更具公信力。比如美国一个基金会的负责人就说到,每年他都要把捐助的2000名学生的姓名、地址、联络电话、捐赠款等详尽信息上报给监管系统。而且由于政府规定,慈善机构需要定期披露工作报告,基金会还要聘请律师年年查账,定期披露,就如上市公司一般。此外,还有多家民营的监管评级机构对慈善机构进行评分和分析。

  但国内不仅缺少这样的监管环境,企业家也缺乏规范操作意识,因此很容易陷入信任危机。如此前媒体报道的,中国建设银行的“中国建设银行爱心基金”在网页上仅能查询到两份有关“立项事宜”的项目报告,公众对具体的基金操作流程、资助标准、基金历史等一无所知;国内某通信商,虽然在汶川地震中召集所有用户进行捐款,但却几乎没有人知道自己所捐的钱用在了什么地方。

  管理:

  赚钱和花钱都专业

  在慈善基金的管理上,欧美企业也更加专业。欧美慈善基金基于其成熟的运作和民众公益意识,税务专家、金融或投资专家等各类专业技能的管理人员都在其中任职,可以确保基金会的资金来源不断,而另外一部分人则负责花钱,保证慈善效益的最大化。晨报记者 孙雨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