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年轻的行业缘何步履蹒跚 中国公募基金久陷滞涨怪圈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8-27 03:30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黄祎妮
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上半年,全部基金总资产规模为23319.07亿元;而在2010年下半年,行业总资产规模为24972.49亿元。
这半年间,公募基金产品总数从704只增至了810只,行业总资产规模却只减不增,就连全部基金的总份额也没有增长,都维持在24200多亿份。
今年以来新发行基金100多只,而规模变化不大,考虑到总体亏损程度也影响不大,一定程度上说明了,现阶段基金市场更多是赎旧买新的存量游戏。
规模止步不前
1998年,基金公司开始了其发展之路,基金公司一家接着一家成立。十三年发展之路,基金行业正步入成熟期,却遇上了行业发展的滞涨难题。
在2007年之前,基金一直都是金融市场中成长速度最快的行业。而在2007年,基金行业迎来了发展期中最辉煌的时刻。
截至2007年年中,与2006年年底基金总规模8565亿元相比,基金行业的规模实现了翻番,仅用了短短半年时间,基金总规模就已上升至了1.8万亿元。虽然2007年下半年仅新成立了15只基金,但截至2007年年末,基金行业的资产规模竟高达3.28万亿元。
前几年,基金行业的爆炸式增长,使得基金一跃成为A股市场最大的机构投资者。在2007年,基金所持有的股票市值占到流通市值的19%,其在金融市场的地位也不断提升。
据中国证券业协会数据显示,从1998年到2008年这十年间,基金公司的数量从6家增加到了61家。与此同时,资产管理费收入也从1999年的6.85亿元,增加到了2008年的超过300亿元。
但鲜为人知的是,在2008年,创造出超过300亿元管理费的公募从业人员总共仅为6000多人。与之对应的是,在2008年创造出将近1200亿元的107家券商,却拥有超过10万注册从业人员。
随着2007年10月开始的单边下跌走势,如此迅猛发展的基金行业也一去不返了。不过,基金公司凭借着前几年的规模扩张,在2008年依然获得丰厚利润。
就在2008年,成立三年时间的汇添富基金,该年管理费收入已经达到7.2亿元,公司注册员工人数在130人左右。
相较而言,2008年就已经拥有注册员工2623人的申银万国,在当年创造了21.97亿元的净利润,但分摊下来,人均利润只有83.79万元。
但是,基金行业像2008年时的辉煌时期,不知何时再现。时至今日,2.33万亿元的行业总资产规模已上下徘徊了近三年时间,止步不前的规模让发展中的基金行业陷入了窘境。
发行赎旧买新
就在今年年初,基金审批迎来了六条通道并行的格局。但是,各家基金公司却在为新基金的首发规模而担忧。
放宽基金审批通道之后,除了催生了一百多只新产品之外,导致的另一个结果是——基金行业进入了史上最难卖基金时期。
今年7月以来,共有28只新发行的基金产品,而新基金首募平均规模创下历史新低。统计数据显示,7月,偏股型基金的平均首募规模略超5亿元,大多数新成立的基金首募规模都在3亿-8亿元之间。其中,发行情况最乐观的是国富策略回报基金,其首募资金为10.22亿元,在偏股型基金中一马当先。
新基金首募规模一月不如一月。
虽然6月份成立的基金大部分规模也未上10亿,但有个别资产管理规模排名靠前的公司新发规模超过了10亿甚至20亿。
尽管新基金发行如此艰难,但基金公司依然热衷接二连三地推新基金。
基金公司之间,互相“挖墙脚”能度日到何时。
迷你型新基金不断面世的同时,原本规模就小的老产品更不得不面对清盘风险。
统计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上半年,共有20只股票型、混合型基金的管理规模小于1亿元。其中,管理规模小于6000万的就有3只,它们分别是申万菱信盛利配置、宝盈中证100和天治趋势精选基金,其基金规模分别为4970万元、5700万元和5840万元。
据《证券投资基金运作管理办法》第四十四条规定——开放式基金的基金合同生效后,基金份额持有人数量不满200人或者基金资产净值低于5000万元的,基金管理人应当及时报告中国证监会;连续20个工作日出现前述情形的,基金管理人应当向中国证监会说明原因和报送解决方案。
如此算来,规模仅为4970万元的申万菱信盛利配置基金,已在清盘线边缘了。
但是这种情况不太可能会发生,只要基金公司不想自家的这只产品清盘,就会用自有资金去解救的,在实际运作中,当公募产品濒临清盘时,基金公司为了顾全自身形象,不会让这样局面持续较长时间的。
正是因为这样,基金行业发展的十三年中,还仍未发生过任何一只公募基金清盘退市的情况。
但是,公募基金永不退市却不是一件好事,上海一基金业人士表示,“引入优胜劣汰的淘汰制度,或许可以激励基金公司更注重业绩,而并非是使其旱涝保收的资产规模。”
小公司艰难求存
在规模跌破亿元的20只公募产品中,大部分都来自中小型基金公司。
其中,金元比联基金旗下的5只产品中就有3只产品规模不到1亿元,分别是金元比联成长动力基金,其规模0.815亿元;金元比联核心动力基金,其规模0.824亿元,以及金元比联价值成长基金,其规模为0.927亿元。
在业内,基金公司“规模小”与“发行难”似乎成为了一种因果循环。
“小基金公司的营销额度有限,不太开展持续营销,业绩不是非常突出的话,很难做大规模,”基金人士告诉记者,“对于小基金产品来说,持有人结构稳定已经是对业绩的一种认可了。”
与之形成对比的是,大型基金公司有经济实力去支付渠道费用,首发规模就很大,即使净值大幅亏损,那些资金被套的投资者也不会轻易赎回的。
而越滚越大的雪球,与生存日趋艰难的小基金公司之间,悬殊巨大。
从基金公司之间的管理规模来看,华夏基金公司排名第一,并远远领先其它基金公司。统计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上半年,华夏基金管理的资产规模合计为2226.67亿元,旗下有26只基金产品。而其他排名前五的基金公司,管理的资产规模也都在1000亿元以上,旗下基金产品的数量也维持在二十多只。
而艰难求存的小基金公司,大多数是新成立的公司,旗下基金都仍为个位数。
此前,有小基金公司总经理在离任时表示,新基金公司已无路可走。而今年,基金行业似乎进入了新公司扩容期。
今年7月1日,全国第66家方正富邦基金公司获批,是今年获批的第三家基金公司。并且,目前仍有多家筹建中的基金公司在等待批文。
以往更多的迹象显示,新小基金公司需要付出比老基金公司更多的耕耘,才能在遭遇筹备、发行的重重困难下,获得生存的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