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货币“平衡木”(右头条)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8-29 01:16 来源: 国际金融报

  

  本报记者 郭觐 实习生 李慧

  8月已近末尾,CPI再次成为关注焦点。基于对本轮通货膨胀已见顶的一致看法,兴业银行、瑞穗证券预测,8月CPI同比增幅为6.1%、6.2%。昨日联讯证券首席策略师曹卫东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达了类似的预测。他认为,8月CPI在6.1%-6.3%之间。

  “最后一星期的食品价格还没出来,目前还无法给出确切推测数据。但食品价格在上月已达高峰,这个月价格不会再上升多少。8月CPI会有所回落,即使回落不大,但会促使投资者有较好的投资信心。”曹卫东指出。

  数据显示,8月前20天,50个城市食品价格涨幅很小,以10天为时间段,其中猪肉(五花肉)同比分别只上涨了0.1%、0.4%,鸡蛋同比分别上涨了1.5%、1.4%,鱼类价格普遍下跌。

  资金干渴缓解?

  央行净投放资金增加。本月16日央行发行的50亿元1年期央票收益率上调8.58个基点达到3.584%,引发市场加息预期。但23日发行的1年期央票利率又持平在3.584%,并暂停正回购操作。据了解,至此为止央行已连续6周在公开市场实施净投放,共计2190亿元。

  上海银行同业拆借利率(Shibor)8月全线回落。数据显示,本月全线拆借利率走势呈下降趋势。截至8月26日,隔夜拆借利率下降11.42个基点,7天拆借利率大跌42.67个基点,2周和1月拆借利率分别下跌31.08、12.5个基点。剩余的Shibor品种跌幅率均为个位数。

  多位专家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上述情况说明当前紧张的资金面已稍微有所缓解,但不是货币政策放松的信号。一位宏观分析师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央行增加资金净投放量是适当调整市场上货币流量的表现,并不是要放松货币政策。在目前通胀居高不下的形势下,央行是采用温和的方式分步调整市场货币量,在张弛中逐渐收紧。”

  资金回笼加紧?

  日前,“央行拟将保证金存款的存量纳入到存款准备金上缴的基数”的传闻甚嚣尘上。有报道指出,央行已于8月27日下发通知,计划将商业银行的保证金存款纳入存款准备金的缴存范围,从9月5日起实行分批上缴。

  保证金存款指的是金融机构为客户提供具有结算功能的信用工具、资金融通以及承担第三方担保责任等业务时,按照约定要求客户存入的用作资金保证的存款。

  《国际金融报》记者对此打电话至央行上海总部求证,工作人员表示,“没有听过此消息,目前还未接到上面通知。”

  “如果这个消息是真的,我认为这是加强对商业银行监管的做法,以遏止它们开展高风险业务的行为。”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孙立坚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

  据央行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7月末,金融机构的人民币单位项目下保证金存款余额为44222.36亿元,加上个人保证金存款余额192.80亿元,一共是44415.16亿元。如果按照21%的平均比例,商业银行体系累计需上缴的存款准备金在9500亿元左右。有业内人士指出这几乎相当于央行在原有基数下上调2-3次存款准备金率的效果。

  针对这种情况,曹卫东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进一步指出,“央行此行为是对存款以外的基金加强监管。存款准备金基数扩大,是避免资金枯竭,存款准备金率还有可能会下调。”

  货币政策平衡调整

  货币政策的“一紧一松”,到底传达出央行什么动向呢?年内货币政策到底是会走向宽松,还是逐步收紧?

  “我认为年内货币政策既不会放松,也不会收紧,但会使用调控工具在基金结构上进行小调整,使货币在总量上有进有出。”曹卫东对《国际金融报》记者分析。

  孙立坚对此看法也表示赞同,他对记者表示:“央行目前处在两难境地,只好推行不对称做法,在一收一放间保持货币政策适度从紧。”

  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在报告中也指出央行的货币政策将在年内保持“三不”:不加息、不提准、不放松。但为保证季末M2平稳,预计“窗口指导”可能会被更多使用。

  央行增加资金净投放量是适当调整市场上货币流量的表现,并不是要放松货币政策。在目前通胀居高不下的形势下,央行是采用温和的方式分步调整市场货币量,在张弛中逐渐收紧。”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