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政府参事、中国区域经济学会顾问程必定: 拆分巢湖是为了打造新皖江孙小林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8-29 09:15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本报记者 孙小林合肥报道
2011年8月24日一大早,合肥细雨蒙蒙。
程必定此时已踏上从合肥到芜湖的行程,他的下一站是巢湖。作为参与分拆方案研究的专家,这段时间里他马不停蹄辗转调研。
此前,8月22日,安徽省民政厅召开新闻发布会,正式宣布将巢湖分为三个部分,分别划入合肥、芜湖和马鞍山。
这是国内区划史上少有的撤销一个地级市,为此,就三分巢湖背后的安徽发展思路等问题,本报记者专访了程必定。
这位前安徽省社科联主席、安徽省政协常委认为,此次三分巢湖是一个“漂亮的顶层设计”,会让安徽进一步以加速度发展。
巢湖过去是“小马拉大车”
《21世纪》:为何要撤掉巢湖这个地级市?
程必定:这里面有历史原因。因为地级巢湖市成立于1999年,是县级巢湖市的升格,又是撤销巢湖地区的产物。因为地改市当时在全国是一阵风,其实就是一个文件让巢湖地区变成巢湖市了,这是典型的行政型城市,是一种拔苗助长的行为。
具体来说,当时成立地级巢湖市的时候,学术界就持反对意见,但学术界的意见当时很少有人听。仅仅在2002年的时候,也就是巢湖市才成立3年的时候,安徽省两会上就有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提出拆分巢湖的提案。
后来的发展也证明了这一点,巢湖夹在合肥与芜湖两个相对强势的城市之间,它的发展能力比较有限,也限制了合肥向南发展和芜湖市以及马鞍山跨江发展的空间。
《21世纪》:是否同时还有现实的动因?
程必定:过去安徽发展缓慢有受制于行政区划的因素。政区规模差距较大。该多的不多,县级市才5个,该少的不少,地级市却有17个。
这种区划的直接后果是不利于中心城市的发展。而且间接使得机关人员太多如安徽和山东比,都是17个地级市,但GDP安徽才1万多亿元,而山东是3万多亿。
做蛋糕的人多,做出的蛋糕却少,所以必须要精兵简政,提高效率。
安徽要发展,必要做大做强中心城市,过去巢湖是小马拉大车,发展很吃力,马鞍山、芜湖是大马拉小车,发展的空间太小,现在合芜马以及新巢湖都迎来了极大的发展机遇。
《21世纪》:现在这些城市都面临什么样的机遇?
程必定:主要是中心城市发展和承接产业转移的机遇。行政区划调整后,合肥、芜湖、马鞍山三个城市发展空间更大了,承接产业转移的能力更强了。
而这三个市是皖江城市带的重要地区,作为一个整体了。区划调整后,不仅是合肥,芜湖、马鞍山也受益匪浅,三市连成一片,所形成的集群效应能提升区域核心竞争力,从而加快安徽省通过产业承接转移真正融入长三角的步伐,甚至参与经济全球化竞争与合作。
《21世纪》:此次合并拆分,合肥受益很大,巩固了省内的龙头老大位置,合肥如何利用此次机会实现其“区域性特大城市”的建设目标?
程必定:从发展趋势和城市发展规律看,我觉得合并巢湖市部分地区后,合肥应该规划环巢湖4个新城区。
这4个新区包括:巢湖西岸,是
目前已有的合肥滨湖新区;东岸,是调整为县级巢湖市的建成区;南岸,建成肥西三河和庐江白山、通大等沿湖的南部滨湖新城区;北岸,中庙地区将发展成一个以旅游为主的新区。
不过,这只是一种趋势研判,现实中,如何定则是政府层面的事情。
应该说,合肥是江淮地区城市群的核心城市,是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核心力量,应该承担重要的战略功能,成为辐射更大区域范围的特大城市,引导和带动区块崛起的新局面。
打造新皖江:拆是为了合
合肥应起到更大的区域拉动作用
《21世纪》:马鞍山和芜湖呢?
程必定:芜湖和马鞍山会进入跨江发展的新阶段,芜湖是皖江城市带的核心城市,马鞍山是正在转型的区域性城市,发展势头都很强劲。但两个市都在江右,腹地太小,限制了发展。
区划调整后,两市的辖区都跨过了长江,可以合理地运用长江岸线资源,发展条件将更好。三者都获得了大量的发展空间,应该来说,对于促进皖江城市带的发展作用巨大,对投资者有更大的吸引力。
《21世纪》:这两年安徽动作频频,目标都比较清晰,就是打造皖江城市带,安徽沿江地带最容易先行得到发展。
程必定:是的,是的,这几年安徽的确发展迅速,在我看来,经过长期的积累,安徽到了厚积薄发的时候了。
做大合肥与加强皖江城市带的发展是安徽的战略重点,同时也可以带动皖北等地区的发展。
《21世纪》:皖江城市带东临南京城市圈、西望武汉城市圈,皖江的崛起与这两大城市圈将形成什么样的区域格局?
程必定:都市圈是由市场因素决定的,不是由行政因素主导的。南京都市圈是跨省的,包括一些安徽的城市。安徽城市的发展了也可以增强南京都市圈的区域竞争力,对南京来说,也是利好的趋向。
应该说,合肥发展好了,对南京的发展也是促进,由于南京与合肥各有特色和优势。南京和合肥的合作领域很多,当然也会有竞争,在竞争中,发挥优势,避免劣势,较好地解决产业同构问题,更有利于调整两地的产业结构。
不过,有压力才能带来两地的快速发展,武汉和合肥的关系也是同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