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伊斯坦布尔的帝国斜阳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8-29 16:30 来源: 新华社-瞭望东方周刊

  文/董林月

  如果1500年前的一位观察者从月球上观看地球,他对奥斯曼帝国的印象一定极为深刻

  伊斯坦布尔的下午,天蓝如洗,流云似骨。白屋红顶的古老建筑,像羊群一样卧在深蓝色的地中海海面上。

  我躺在一棵树下,舒展四肢,打量这座古城。躺下,是一种不同的视角,天空涨满了眼帘,弥漫的树枝分割视线,教堂和清真寺只见到渺小的一个尖角。

  著名作家帕慕克在其传记《伊斯坦布尔》中,有一段我感同身受的描写:“苏莱曼清真寺的美,在其线条,在其圆顶底下的优雅空间,在外展的边顶,在墙壁和空旷空间的比例⋯⋯只有从街头缝隙或无花果树夹道的巷弄中瞥见这些建筑,或看到海洋的亮光投射到建筑物墙上,我们方能说是欣赏如画之美。”

  而在伊斯坦布尔的贫民区,美完全归功于坍塌的城墙,和从断壁中生长出来的野草。破败的喷泉,相互缠绕的常青藤,和梧桐树遮掩着的被炊烟染黑的旧墙,都是偶然性的美。这样的画面不胜枚举。

  这座现在看起来忧伤和破旧的城市,却曾是有过磅礴灵魂的啊。

  如果1500年前的一位观察者从月球上观看地球,他对奥斯曼帝国的印象一定极为深刻。除了幅员辽阔的版图,还有它不断进行的扩张。10世纪,蒙古西征的压力迫使更多的突厥部落徙入中东,其中包括一支塞尔柱突厥人。1299年,这伙人的首领,一个叫奥斯曼的人,向塞尔柱帝国的最高统领宣布了它的独立。

  奥斯曼帝国在鼎盛时期是一个十分庞大的帝国。它的中心地带是土耳其的小亚细亚,奥斯曼帝国跨越三大洲,拥有人口5000万,而当时英国也只有500万人。无怪当时的基督徒把这个不断扩张的帝国形容为“一团日益旺盛的火焰,不管遇到什么,都紧紧抓住,并继续燃烧下去”。

  在伊斯坦布尔我被马车夫带进一家外表陈旧陈设辉煌的铺子,老板灰发深瞳,给人值得信任的印象。他并不急于推销,只是吻了我的手说把我当作他的女儿,闲聊家常并展示亲友照片。然后悄悄根据我的年龄和处境介绍种种商品。成交之后,送给我一本中文的伊斯兰教义。

  就经济而言,奥斯曼帝国用现代的话来说是个发达国家。其物产资源可以自给自足。商人还利用地理位置,控制着亚欧之间香料、丝绸、茶叶的贸易,充当着远东和欧洲之间的中间人。但是,精明的欧洲人此时已经把目光直接投向了印度和中国。

  奥斯曼帝国是没有航海传统的陆上民族,当葡萄牙人开始夺取印度航路的控制权时,他们几乎没有反应。于是,西欧因为从事掠夺性贸易而越来越富裕,越来越扩张,而一度令人生畏的奥斯曼帝国,则因为被排除在了新的世界经济秩序之外,而越来越落到后面。

  帝国瓦解后,世界几乎遗忘了伊斯坦布尔的存在,帕慕克说,她对我而言简直是一座废墟之城,充满了帝国斜阳的忧伤,我的一生不是对抗这种忧伤,而是让它成为自己的忧伤。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