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美债危机后的中国股市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8-30 07:35 来源: 中国经济网

  市场分析人士指出,在美债风波之后,国内投资者的关注点将转回到宏观政策的方向、力度,股票市场的供求状况以及企业盈利能力的变化上

  随着标普将美国长期主权信用评级由AAA降至AA+,美债危机的关注点从可能违约转到了美国经济是否会二次探底。但是美联储主席伯南克上周末对于市场关注的第三轮量化宽松政策绝口不提,市场解读为当前美国经济复苏形势仍在美联储预期之中。

  至此,由美国债务危机引发的全球资本市场动荡暂告一段落。

  市场大幅波动的表面原因是对美债评级下调的反应,实质上是投资者对美国经济能否复苏的担忧,市场剧烈波动反映更多的是避险情绪的释放。申银万国分析师陈果表示,此次美国主权债务危机,市场关注的本质是美国经济增长。美股调整市自美国GDP数据公布开始,一季度环比年化增长率修正为0.4%,在此低基数上二季度环比年化增长率为1.3%,市场预期由此急剧下调。在8月14日美国就业数据稍好于预期的消息公布后,美股就迎来了大涨。

  随着世界各经济体相互影响日益加深,“蝴蝶效应”越来越明显。这也是标普下调美债评级后引发全球股市重挫的重要原因。

  就美债评级下调对中国股市的影响来看,最直接的是弱势美元引发我国企业出口受到冲击,从而给我国经济保持稳定增长带来压力,进而引发上市公司盈利水平的降低,破坏股市的基本面。但近年来,我国经济对出口的依赖度已经大幅下降,从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看,上半年净出口对GDP增长的贡献度接近零,大大小于2007年3个百分点的贡献度。可以认为,只要维持内需稳定,我国完全有可能平稳度过这次动荡。

  (责任编辑:马常艳)

  从A股近期走势来看,市场对利空因素已经进行了消化,只是投资者风险厌恶情绪仍然没有完全消除。目前在市场上占有重要权重的银行股平均市盈率仅在7倍左右,而其他大盘权重股的市盈率也多在10倍左右。富达国际亚太区首席投资官John Ford认为,中国各种迹象表明通胀压力可以得到控制,中国股市的基本面处于比其他国家更为有利的地位,中国的宏观经济形势比发达国家更为有利。他认为,美国信用评级下调表明全球经济呈两极化发展,亚洲及其他新兴经济体的发展速度有望超过发达国家。此次评级下调及其影响可能会推动亚洲新兴经济体股市,因为这些股市的估值具有吸引力,基本面相对稳健。

  就对全球股市影响最为直接的美国经济而言,申银万国分析师李慧勇认为,美国经济基本面并非如想象的那么差。企业盈利仍然较好,制造业和新订单指数有企稳迹象,上半年影响美国经济的一些因素,如日本大地震引发的全球供应链断裂、自然灾害、油价高企等逐渐消除,预示最差的时候即将过去。

  就美债风波对于债市的冲击来说,从历史经验看,评级下调对于债市冲击也比较有限。1998年11月至2002年5月穆迪四次下调日本国债评级(从最高的Aaa下调至Aa3),但日本国债收益率都没有出现明显上升。2001年2月标普开始对日本国债降级,2011年1月标普将日本国债从AA降至AA-在当时同样没有产生影响。标普1992年10月将加拿大国债评级率先从AAA下调至AA+,对市场没有产生显著影响。穆迪在1994年6月下调加拿大评级,国债收益率上升了45个基点左右,股市反应更大,下跌了6%,但是这与当时的市场氛围关系很大。1995年4月穆迪再降评级就没有产生显著影响。

  市场分析人士指出,在美债风波之后,国内投资者的关注点将转回到宏观政策的方向、力度,股票市场的供求状况以及企业盈利能力的变化上。

  (责任编辑:马常艳)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