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基金持2亿股中恒 4.6亿资金夺路而逃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9-02 03:45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陶杏芳 雷李平
16.44元,跌10.02%。9月1日复牌后,中恒集团(600252.SH)呈一字跌停走势,截至下午收盘,仍有5454.5万股封在卖盘第一档。
停牌七天之后迎来如此惨淡表现,源于当日中恒集团公告——因步长医药管理及推广不利,解除双方去年11月5日签订的总经销合同,中恒集团今年23亿元的销售收入目标同时作废。
受此影响,中恒集团当天从集合竞价开始即报出16.44元,全天资金净流出1.68亿元,算上停牌前8月22日跌停净流出的2.87亿元,两个交易日因合同的解除共引发4.55亿元资金出逃。业内人士指出,9月1日的公告表明,8月22日的跌停,属于重大内幕消息提前泄露。
事实上,中恒集团停牌期间,本报记者已从业内获悉双方商谈细节,其内容与9月1日的公告无异。
然而,对于信息提前泄露嫌疑,中恒集团在公告中没有做出回应,更没有就合同解除导致股价大跌可能带来的投资者投资亏损有所表示。
根据此前协议测算,中恒集团制药板块2011年度将实现含税销售收入约23亿元,2012年度将实现含税销售收入约30亿元,以后三年每年均有递增。正是基于23亿元4倍于2009年医药制造业收入,中恒集团股价从去年11月3日的23元开始连拉5个涨停,11月11日收报39.61元,涨幅高达72.37%。
业内人士认为,随着巨额合同取消,支撑股价上涨的直接因素消失,价值回归道路上,两个跌停或只是开始。
本报记者根据基金半年报统计发现,截至今年6月末,36只公募基金持有中恒集团。若不能及时割肉,机构将面临又一个“黑天鹅事件”的打击。
然而,9月1日,广发证券和国信证券的研究观点却认为,中恒集团目前的业绩可以充分支撑股价。依据两家券商的意见,23亿元合同夭折后,中恒集团不仅不应跌停,反而较跌停前的20.3元继续上涨28.08%。
广发、华商系跌停出货
事实上,中恒集团合同解除公告再次引发资金恐慌性出逃。
9月1日,中恒集团以跌停价集合竞价,该阶段成交205.83万股,逾3383万元资金争先出逃,全天合计资金净流出1.68亿元,其中单笔成交50万元以上部分净流出9713万元。若加上8月22日提前获得消息出逃的2.87亿元,两个交易日累计净流出4.55亿元。
龙虎榜数据显示,机构席位成为出逃的绝对主力。
8月22日,两机构专用席位合计净卖出9807万元(折合约536万股);9月1日,一个机构专用席位净卖出6576万元,合计卖出400万股。
此外,有4家证券营业部登上卖出席位——私募重地瑞银证券上海花园石桥路卖出1984.08万元;申银万国四川成都西一环路(411万元)、浙商证券宁波四明中路(386.01万元)、国信证券上海北京东路(299.7万元)紧随其后。不过,4家上榜营业部与8月22日龙虎榜卖出榜单不同。
然而,两个交易日卖出的机构专用席位不足1000万股的割肉数量,只占基金持股的极少部分。
统计显示,受23亿元重大销售合同带动,公募基金今年二季度大幅增仓中恒集团。截至6月末,36家重仓基金合计持有2.05亿股,占该股流通盘的18.75%,与一季度相比,增持1.28亿股,增幅高达167.18%。公募基金高位增仓力度可见一斑。
那么,哪些基金在8月22日提前获得利空消息,又有哪只基金能以400万股的绝对优势,抢在9月1日复牌之后第一个跌停板出逃?
截至6月30日,持股超过400万股的单只基金有10只,分别是广发聚丰(5233.09万股)、华商盛世成长(4116.05万股)、华商策略精选灵活配置(3150.77万股)、广发聚瑞(1226.9万股)、广发策略优选(1119.98万股)、华夏优势增长(1040.00万股)、建信优势(646.08万股)、华商领先企业(636.14万股)、广发大盘成长(600.00万股)、广发核心精选(506.12万股)。
显而易见,广发系和华商系持股最多,旗下分别有5只和3只基金重仓持有中恒集团。
但是,累计不足1000万股的出逃,相对36只重仓基金2.05亿股的持股数,表明绝大部分基金将迎接中恒集团后续的价值回归。
实际上,8月22日和9月1日的两个跌停,已让36只重仓基金市值萎缩近8亿元。
基金或已做好最坏打算。中恒集团停牌后的8月25日,广发和华商基金均公告称,自8月23日起,对旗下基金持有的中恒集团股票按每股14.80元的价格进行估值,相当于停牌前两个跌停。
26日,长盛基金也以14.80元的两个跌停价调整中恒集团估值。30日,仅持有25.8万股的长信基金也加入这一行列。中恒集团因此成为继双汇发展(000895.SZ)之后第二只以两个跌停估值的股票。
也有基金则积极与中恒集团摆脱关系。8月31日晚,兴业全球基金发布说明称,兴全趋势投资混合型基金于2011年6月30日持有中恒集团182326股,但已于7月8日全部卖出。
本报记者根据基金公告对应的股价计算,6月30日、7月8日,中恒集团股价分别报收18.61元、19.62元,而6月30日前,该股呈上涨之势,即便以30日为买入成本,兴业全球每股至少获利1.01元。
此前的今年一季度,华泰柏瑞盛世中国、景顺长城优选、中欧新蓝筹、中欧中小盘等基金,都幸运地撤退,避开了此次暴跌。二季度,兴业全球、中欧新蓝筹、中欧价值发现、鹏华中证500、南方中证500等基金,则精准获利卖出。
广发、国信研报目标价不降反增
“目前,对于坚守中恒集团的机构需要面对的是,中恒集团未来还会有几个跌停。”9月1日,一位业内人士分析认为。
由于与步长医药的协议赋予业绩巨大想象空间,中恒集团股价从去年11月初的23元连续5个涨停至39.61元,上涨72.37%。复权后,今年8月3日达到45.77元最高价,9月1日复权价高达32.94元,较合同签订前的23元仍高出43.34%。前期建仓基金仍有获利空间。但随着支撑股价上涨的直接因素消失,中恒集团或将连续跌停式的价值回归道路。
对于已经发生的过去,中恒集团把所有责任都推给步长医药,称“其销售额的95%以上仍由梧州制药原有的销售队伍和网络来完成”。总而言之一句话,23亿元重大销售合同的夭折与中恒集团无关。
对于未来,中恒集团在其复牌公告有详细安排,并强调“经过与各代理商的沟通,原有渠道可完成1.8亿瓶的销售”、“下半年,通过对空白医院的开发工作,可新增3000万瓶的销售,新增基层医医疗单位可新增1000万瓶的销售”,“山西、重庆、江西等地基药中标,也将重启市场,预计新增销量1500万瓶”。
这意味着,今年中恒集团仍有能力销售注射用血栓通2亿支以上。中恒集团有关负责人表示,市场已接受公司提高1元/支的出厂价,今年的计划利润指标6亿元是能够完成的;明年注射用血栓通的销售量则有能力在今年基础上增长20%以上。
然而,即便如此,中恒集团今年也难完成23亿元的制药板块销售收入。去年11月8日,国信证券杜佐远曾测算,根据总经销协议,2011、2012年,梧州制药将完成含税销售收入23亿元、30亿元,折算其中对血栓通销量的约定分别高达2.5亿支、3.2亿支。而血栓通出厂价格均价为7.25元。
由此分析,即便提价到8.25元,销售按照中恒集团估算的最大数额2.35亿支计算,中恒集团今年制药板块销售收入也很难超过19亿元,缺口近两成。
中恒集团今年半年报显示,实际的缺口可能更大。上半年,由于主导产品注射用血栓通销量大幅增长,中恒集团实现营业收入7.52亿元,净利润3.5亿元。其中,制药板块实现营业收入6.37亿元,同比增73.6%,净利润2.83亿元,同比增73.62%。6.37亿元的营业收入意味着,在销售保持平稳增速的情况下,今年全年中恒集团制药板块收入将难以超过15亿元,较23亿元低或超过40%。
40%的业绩缺口是否意味着股价超过40%的跌幅?券商给出的结论完全相反。
9月1日,广发证券认为,合同解除“短期影响有限,长期发展趋势不改”。并称,目前的业绩可以充分支撑股价,给予目标价26元。国信证券研究报告也给出24-26元目标价,只不过限定为一年期。
这意味着,从2008年3.28元最低点复权后,26元的股价将达124.98元的历史最高价,中恒集团不到三年上涨38倍。市场究竟如何演绎,只有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