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家电延保” 买还是不买?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9-06 20:30 来源: 中国产经新闻报

  本报见习记者 刘孟卓报道

  近日,记者在走访北京几家家电卖场时发现,“家安保”、“阳光包”的宣传随处可见,大到电视、冰箱、洗衣机,小到豆浆机、手机、剃须刀等厨卫和3C类电器几乎都涵盖了,保额也从20元至上千元不等。

  据了解,延保是对家电在厂家“三包”期后继续进行保修的一项服务,只要消费者花钱,就能延长家电的保修期。一般是商场联合保修公司和厂家售后服务一起进行。不同的商品,延保期限和价格也不同,商品价格越高,延保费就越高。某品牌电视销售员岳女士告诉《中国产经新闻》记者,一般电视机厂家整机保修一年,现在顾客最长可以延保4年。像雷击、受潮、灰尘等原因引起的损坏都可以保修。延保对消费者来说是一件好事,但愿意花钱延保的顾客却很少。

  刚买完电冰箱的丛女士表示,在购买家电时,她最看重的是品牌和价格,其次会问一下销售员有没有赠品,最后了解一下厂家的保修期,而花钱延长商品的保修期她觉得没有必要。市民杨先生想买部手机,在销售员介绍延保服务后,杨先生说:“现在手机更新换代很快,也就用一两年,花钱延长一年的保修期没有多大用处。”

  只需花上几十元到上百元钱,就可以享受到超过“三包”期后的家电延保服务。时下,北京一些家电卖场所推行的“延保”服务,让很多消费者感觉新奇的同时,又不禁疑惑。“家电延保听上去不错,但购买后是否能真正享受到保障?”市民刘先生提出疑问。

  以国产某品牌的42英寸液晶电视机为例,标价是6000多元,延保一年、二年、三年的费用分别为200元、380元、510元。“目前,厂家对彩电的保修期限为整机1年,主要零部件3年。若购买延保服务,在原有基础上就可以延长保修期,非常划算。”一位销售员说。

  对于市民关心的“延保期服务内容有哪些,有没有具体服务协议”的疑问,朝阳路一家连锁家电卖场的促销员说,“跟正常‘三包’服务内容完全一样,就是时间上的延长。你不用担心,我们在发票上会注明延保期限,并不用另外签什么协议。”

  “延保期维修是不是原厂售后?用的是不是原厂配件?”“延保服务有没有相应的法律保障呢?”消费者对购买延保服务普遍存在这样一些疑问。对于没有具体服务协议的家电延保,市民秦女士感觉很不靠谱。“虽然延保的费用不多,到时候万一出现问题,维权恐怕很难。”秦女士说。

  “购买这款产品还可以再买一份延保,很划算的,多掏一点钱,可以多享受几年的保修,更有保障。”一家电卖场导购热心介绍。当记者追问延保期间更换零件等相应费用承担等问题时,导购员却面露难色,称具体规定还不是很清楚,需要再咨询领导。

  记者从工商部门了解到,延保服务大多是厂商和销售商自行制定的,延保的维修费由保险公司出,家电出了故障,必须到商家指定的维修点修理,否则就得由消费者自己埋单。

  家电连锁长期以来免费当道,一旦收费难以被消费者接受。卖场为转移服务成本,通过给销售员定任务等办法,勉强使消费者接受延保,但空有承诺,相应服务却无法跟上。

  而家电延保之所以难以被消费者接受,主要原因在于:一是社会上公众认知还不接受有偿的家电服务;二是服务成本过高,所收费用远不能实现所承诺的服务。连锁商家只能委托第三方维修机构代为服务,服务质量难以保证;此外,现在的延保更多是停留在一个噱头上,一种宣传造势,一旦出现问题引起投诉,就需要消协出面制约。清科研究中心分析师徐卫卿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眼下,家电延保服务成了新型的投诉热点,主要是因为国家对于延保服务的价格、质量、标准规范没有一个标准来衡量,另外相关监管制度也有不足之处。

  盈联研究咨询集团副总田茂波认为,“家电延保”其实是一项很好的服务政策,因为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可依,各个商家的延保规则也不同,一些销售商甚至连延保协议都不提供。所以,一方面,相关政策必须完善,相关监管也需跟上;另一方面,商家也要本着对消费者合法权益负责的态度,切实做好延保服务,莫让延保服务成了“空头支票”的代名词。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