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私人银行破产记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9-07 17:35 来源: 《浙商》

  一些政府官员被温州瑞安的鸿锐集团董事长王祥春骗后,敢怒不敢言;企业主也是忍痛往心里吞,怕和王祥春挨上关系:万一人家知道你借钱给他,那么自己的企业都不用做了。

  文 │ 本刊记者  金少策

  7月,浙江瑞安塘下镇罗凤工业园区,温州“母亲河”温瑞塘河紧邻园区。位于园区内的一家鞋企厂房外墙粉刷一新。车间生产正忙,员工进出频繁。该鞋企一个月前刚从温州搬迁而来,而员工小谢则已经在该厂房里工作了数年之久。

  “这里原来是梦迪妮,现在出租给了温州老板,改了名字。”小谢告诉《浙商》记者,厂房内外任何一处有关梦迪妮的字样,都已经处理掉了,“原来的老板一年前就已经失踪了,欠债10多个亿呢。”

  小谢口中“原来的老板”叫王祥春,在“失踪”之前,是鸿锐集团董事长兼总裁,该集团旗下全资或入股子公司达十多家。

  8岁学会营生

  在王祥春创业初期的邻居王敏夫的眼里,王祥春是一个热心人。

  “祥春这孩子了不得,8岁就开始卖冰糕,背着一个自制的冷冻箱跑遍塘下到罗凤这一带的公路沿线、周边工厂、村庄。”王敏夫今年50多岁,他几乎看着1975年出生的王祥春长大。

  1991年,王祥春初中毕业后开始卖鞋,然后学做皮鞋。1993年,他在温瑞塘河罗凤段河边,搭起一个简易厂房,办起了家庭制鞋作坊。“生意很好。在罗凤镇里(罗凤原为镇,后并入塘下镇),祥春是个大能人。”王敏夫说,“1997年时候,我家经济情况不是很好,祥春看在眼里,提出来让我去他厂里帮忙。”王敏夫至今还对王祥春充满感激,在交流中,他反复说着王祥春做过的好人好事:小时候照顾村里孤寡老人、创业成功后助学贫困儿童等。1998年,王祥春主动提出要王敏夫去石家庄帮他卖鞋。“鞋子先给我,我在石家庄卖,卖了钱后给货款,但是生意不好。”一年之后,王敏夫回到了瑞安,王祥春不但把亏损的钱认了下来,还给王敏夫付了一年的工资。

  1999年,王祥春成立了瑞安市梦迪妮鞋厂,开始公司化经营。2004年,梦迪妮鞋厂走出竹棚,迁入瑞安罗凤工业园区,厂房面积30000平万米,成为后来的鸿锐鞋业第一分公司。

  2006年,王祥春投入1.5亿元,收购瑞安北工业园区一处建筑面积达百亩的国有厂房,设立梦迪妮鞋厂第二分公司。2008年1月,“瑞安市梦迪妮鞋业有限公司”升格为无区域的“鸿锐集团”,集团总部也随即搬迁至此。2006年到2009年,鸿锐集团四处出击,在多元化的道路上迅速扩张。至2009年,鸿锐集团的规模到达顶峰。“2008年,温州市公布了50家成长型品牌企业名单,鸿锐集团和康奈集团、人民电器、华峰集团、森马集团、德力西集团等一同在列。”那段时间,媒体热烈追捧王祥春,称其是“下一个南存辉、胡成中”等等。

  “私人银行”破产

  “2009年,鸿锐集团号称产值达到了10个亿,但是据我观察,主营业务鞋革处于亏损边缘,包括安徽房地产等几个项目都因资金短缺停工。”一位在2010年年初离职的原鸿锐集团部门经理告诉《浙商》记者,王祥春做大规模,夸大业绩目的是为了“融资”方便。

  “他办了个‘私人银行’,2001年前后,罗凤的很多人就将钱存到他那里,利息也越来越高。2009年,月利息至少3分以上,最高的有8分、9分。”替王祥春掌控“私人银行”的是其同胞姐姐,现也已逃往澳门。存钱到王祥春私人银行的客户包括了社会各界人士。据瑞安当地一企业协会的工作人员透露,包括很多政府官员,还有一些普通老百姓。在王祥春的债务构成中,银行贷款是主要部分,而这部分贷款,在其出走后,牵连到了为其担保的企业和个人。通过他人担保,把风险归于担保人,是王祥春融资的主要手法之一。2009年3月,王祥春在和原配妻子离婚后和戴姓女子结婚,后者当时是瑞安某银行支行的副行长。

  “纯粹是利益婚姻,结婚一年时间就离婚了。”上述企业协会工作人员表示,戴是银行出身,对担保和银行手续驾轻就熟。

  上述人员向《浙商》记者介绍了王祥春骗取企业担保的几种路径:一是自称企业贷款到期,需要担保公司参与还款,并请企业或者个人作担保,一般情况下,有点交情的企业都会给予担保。二是直接通过对抵押物的挂失补漏来转移责任到担保人身上。他先用房产土地之类的抵押物进行抵押去和担保公司借钱,随后要求他人担保。这种情况下,很多人看到抵押物,也就签字担保了。第三种途径为,通过买通银行内部人员,合伙欺骗一些企业进行重复担保。由于一些企业主法律意识淡薄,当银行告诉他们说,上次签的一些合同还有遗漏,要重新签字时,他们也会签,这样原来担保一千万元就变成了两千万元,等他们知道后也已经晚了。

  “很坏的做法是,王祥春把抵押物进行了挂失,把房产抵押物卖给自己人,担保公司又是他自己的。那这个贷款责任就全部转移到担保人身上。”王祥春的一名债权人李苗虎(化名)说。

  据《浙商》记者了解,王祥春通过以上手法,在数年间融资超20亿元,失踪之后,估计欠下银行和民间债务近10亿元(也有一种说法是6亿元)。

  预谋已久的“裸商”

  2009年6月份,最后一次见到王祥春的员工回忆说:“那时候他还踌躇满志,试图走出危机。”据称,那段时间,王祥春分别和集团总部各直属部门负责人畅谈了工作打算,并对集团下属各母子公司的经营方向和发展策略作了明确论述,要求确保利润翻番。

  “那段时间,他还对企业做了一番调整,采取‘内阁制’,强调干部职能分工及内部科学管理,提出2009年到2012年实现利润翻番,为2013年完成上市打好基础。”这位员工认为,或许,王祥春确实是因为无法扭转局势才选择了“失踪”。

  在此之前,王祥春胞姐王祥洪和他的原配妻子以及两个子女都已经出走澳门。从2010年年底开始,王祥春再也没出现在公众面前。甚至在失踪之前,他故布迷阵,延缓了败露时间。据了解,王祥春将在瑞安的两处鞋厂分别出租给了别人,并要求不更改企业名称,甚至内部员工都没有察觉这中间的变化。而在这一年,王祥春还安排了其他渠道偿还银行利息和民间借贷利息。

  一年之后的2011年年初,银行贷款纷纷到期,但找不到王祥春及家属,人们才意识到王祥春已经失踪。关于王祥春的去向,李苗虎表示,王现已举家逃往香港,并在澳门新世纪大酒店开设了赌城。“他现在可爽了,但苦了我们这些老百姓了,辛苦赚来的钱都让他刮走了。”

  《浙商》记者采访中也意外发现,王祥春的名字出现在上市公司高鸿股份的公告中。2010年9月30日该股公布的公告显示,在十大流通股股东中,名为王祥春的股东以83.56万股占流通股0.33%,2011年3月31日公布的公告显示,该名字消失。值得注意的是,两则公告时间段内,2011年3月份该股最高价是13.47元,在2010年6月,该股最低价为7.68元。有人猜测此人即为鸿锐集团的王祥春,但此种说法尚未得到证实。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