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消逝的人口红利 中国软件业歧路亡羊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9-10 04:19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刘燚

   覆巢之下,焉有完卵。

   自2011年3月以来,已经有20多家在美上市的中国概念股遭遇停牌或摘牌,这不是一个小数目。此时,最值得关注的,不是中国概念股的“面子”问题,而是中国企业的“里子”问题。这是因为,造假者理应受到惩罚,是否“中国概念股”绝非关键,所有人都应该为惩处造假鼓掌。

   然而,在泥沙俱下的表象背后,中国概念股的市场真相亦浮出水面:中国概念股其实是有三种类型的,同时也体现出三种产业逻辑。

   在所有的中国概念股当中,最强大的一类依托于“中国红利”。百度、新浪、网易、360等网络企业的股票,在这波由浑水公司发端的做空风潮中并没用被“错杀”,甚至还强于大盘。这是因为他们无一例外背靠中国巨大的市场、13亿人口的基数、全世界GDP增长最快的大国……但是,他们在海外融资的同时也将相应的收益给予了海外投资者,或者说这种红利基本没用留给国内投资者。

   第二种是利用“伪中国红利”。真正出问题的嘉汉林业、绿诺等并不代表中国的某个相关产业的全景,不具有典型性。他们是媒体关注的焦点,但不是产业关注的重点。

   真正需要关注的是制造业类中国概念股,这是中国产业中需要替代海外竞争对手,甚至要走出国门的一些中游产业,比如药明康德、比如展讯、比如迈瑞、比如东南融通。因为,作为一个资源贫国,作为一个需要产业升级的大国,中游产业的强大是必由之路。

   其中,最具典型意义并且值得关注的是目前处于风口浪尖的东南融通。

   一则“应然”。东南融通在5月17日交易暂停前,市值达10.8亿美元;到8月29日因财务造假问题被退至粉单市场,市值仅为2854万美元。一则“悲催”,东南融通确实是中国金融行业一家具有相当竞争力的企业,一个员工多达7000人的实体企业,成为多家企业肢解、并购、挖猎的目标。

   更重要的是,这背后隐现的可能是中国行业软件、外包软件生死存亡的逻辑。

   纵观全球整个软件产业链,在通用软件方面——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三大核心市场,都是美国人的天下,就算是管理软件领域,SAP、Oracle也基本代表了行业的规范,中国企业偏安一隅;而嵌入式软件、行业定制软件、外包软件是中国少有的能够独存的空间。

   它们存在和成长的逻辑是什么?一方面,它们依靠的是广泛的定制,或者说是“非标”特性,依据的是“本土特色”,比如财务管理制度成就了用友、金蝶、浪潮,依据的是对中国本土客户的理解,以及外国巨头在中国市场的不适;另一方面,它们靠的是中国的人力成本优势、人口红利,甚至可以说中国大学常年扩招带来的“大学生红利”,10年来可以以近乎不变的3000元起薪招聘到初级程序员。但是,殊不知,所谓行业定制,也建立在中国人力低成本的基础之上,人力资源密集的中低端软件行业从业者多数自称“码农”,这两个方面具有同源特性。

   中国这个产业基础一度非常坚实,历经了近10年的发展路程,但是,到了今天这个基础正在不断被侵蚀,而且具有不可逆转的趋势。

   第一,我们看到,中国的人口红利正在快速消失,从低端制造工人向中端的白领“码农”扩散。因此,以往10年中,中国珠三角的产业工人几乎不加薪、中国的“码农”毕业生起薪几乎无变化的历史一页,正在快速翻过,传统的供过于求的供需格局正在被打破……即便没有政策支持,未来5年“收入倍增计划”必然会按照自身的规律完成。在这种情况下,靠着廉价劳动力为基础的外包产业肯定是第一个受害者,而行业软件也将遇到压力。

   第二,不得不说,即使是全球的软件产业巨头们,也正在快速推进横向一体化和纵向一体化。IBM早在10年前就开始向软件转型;Oracle收购了无数家竞争对手之后,甚至收购了Sun这样的硬件公司;就算是惠普,也于最近提出剥离PC产业,希望在软件行业、在软硬一体的领域强化自身优势。这意味着,中国的软件企业不但在通用软件领域更难有翻身之机,就算是在金融、政府、电力等行业软件领域,未来也可能面临更加强大的对手更激烈的竞争。

   第三,还需要看到,云计算的兴起正在让传统非标准化的产品区域标准化,很多原来需要定制的产品正在向统一的云计算平台迁移,人力成本占比下降。换言之,中国传统客户本土化、行业定制化、人力低成本化等优势可能会大大削弱。

   回到东南融通。重压之下,这家中国金融行业软件的头牌,这家通过CMM5的中国软件企业,这家给IBM中国区都造成了重大竞争压力的中国企业,选择了上市融资、大量收购、不惜进行财务冒险的快速扩张道路。因为,这也许就是东南融通的逻辑:要么尽快做大,要么就会被市场消灭掉。最终,过于激进的策略、缺少规范,让公司遇到了类似“高铁大跃进”一样的问题。

   数据已经显示了这一点,比如,作为中国最大的非嵌入式软件企业,东软2010年财报显示,其人力开支已占其总成本的40%,当年东软营收近50亿元,同比增长近18.5%,但净利润4.85亿元,下降24%。对此,东软集团董事长、CEO刘积仁表示,中国软件工程师的低成本时代已一去不复返,与此同时,他不再强调曾经作为公司战略的“软件外包”业务。

   覆巢之下,要想不被压死,唯有尽快孵化腾飞,或者进化为新物种。对中国软件外包业和行业软件而言,其却面临着尚未完整孵化,就可能面临物种生存挑战的问题,而在云计算这个更加赢家通吃的“新世代”,何其难?这也是刘积仁们的苦恼所在。

   中国行业软件和软件外包产业,歧路亡羊。

   (作者为中兴通讯品牌总监)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