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超监管力度源自于重建市场秩序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9-10 08:01 来源: 华夏时报

  范晓曼

   一个人的精神素质将决定你一生的幸福感。

   周国平《把心安顿好》中针对我们通常所说的“谋财害命”有了新解,他认为,金钱是对人的精神素质的一个考验,拥有的财富越多,考验就越严峻,大财富要有大智慧,素质差者往往被大财富所毁。

   这个道理大到公司,小到个人无一例外。

   最近,基金业风云人物李旭利因涉嫌内幕交易终被收审,康菲石油迫于外界压力因而成立环保基金,这两件事虽没有直接关联,但其对行业的震动显然大于其处罚力度本身。

   一个是曾经的公私募偶像,一个是知名卓越的石油公司,可能即将面临的是刑事侦查,我们在惋惜的同时,也在为我们的监管层欣喜,一个成熟社会的道德底线是要逐渐垒砌成不可动摇的犹如城墙般坚厚才行。

   证监会最新披露的数据显示,上半年受理案件124起,严打基金“老鼠仓”、 查处市场操纵等违法违规行为依旧是今年的重点,看得出来,监管层是下了很大决心,一定要在处罚力度上挖掘出典型,以警示行业。

   而随着康菲石油事件逐步升级,监管层对此的严厉态度似乎出乎很多人的意料,外媒给出了很多评价性预言,大致意思为,中国政府对此的严苛,说明了中国今后将加强环保监管,决不姑息的态度。

   坦率地说,康菲石油走到今天,有着国际大公司态度上的傲慢、对所污染地区养殖户们的漠视,以及违规操作披露后的恶意隐瞒和欺骗行为,这些都是我们所不能容忍的。

   当然中国政府有些“刻意”的叫板有本国利益的体现,但至少康菲石油不要破坏规则,这次的事件似乎在朝着BP漏油事件方向延伸,当时周边受污染国家的不依不饶以及民众的强烈抗议,让这家具有雄厚资本以及垄断地位的石油大鳄差点瞬间倒塌,这充分反映出了BP危机处理的笨拙和资本逐利驱使下的后遗症。

   由此而重建市场秩序是监管层的初衷,严打“老鼠仓”,揪出内幕交易元凶对整个资本市场重树信心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我们是否也应该关注到市场情绪。今年的资本市场尤其不给力,在这个当口,笔者以为更应该在基金业的发展上做文章,基民们更愿意看到的是,以持有人利益最大化的市场在健康发展,监管层的监管措施在逐步到位。

   在一个逐利的社会环境下,人性的贪婪暴露无遗,无论是公司还是个人都会面临考验,重建市场秩序,恐怕制度性建设要先于监管本身,是什么导致了我们的明星基金经理违规违法屡犯,犯罪成本低显然很明显,基金公司内部的稽查制度还不是特别健全,对各个环节上把控的力度不足,让基金经理们有机可乘。

   至少,这两起事件的处理让我们更接近于成熟市场的做法,超监管力度源自于重建市场秩序的信心。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