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泉润民心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9-11 06:54 来源: 经济日报
“6月底以来,500亩蔬菜地就浇不上水。现在我白菜苗育好了,但天旱种不下去。”干旱让贵州省黔南州福泉市凤山镇众旺种植专业合作社损失较大。理事长张永江告诉记者,为了挽回损失,他已经是第4次育白菜苗了。利用浮盘育苗,加上运水成本,这笔费用不得了,好在政府补助了一半。“政府替我们着想,我也要做些贡献,我育的白菜苗免费提供给周边种菜群众。”张永江说。
持续的高温干旱天气,造成福泉市33.92万亩农作物受灾,经济损失达3.15亿元。记者在采访中看到,沿途的山上尽是枯黄的玉米地,扒开玉米棒,半数玉米粒已枯瘪,几乎绝收。“今年的旱情由于气温高,加上正好发生在农作物需大量吸水的灌浆期,因此给农业生产造成严重影响,很多玉米刚长出棒子就干枯了。”市农村工作局党组书记何德发介绍说。
为了减少群众损失,福泉市提出了“大季损失小季补、种植损失养殖补、农作损失经作补、农业损失务工补”的工作思路,万名干部职工走出机关,深入一线帮助群众解决困难和问题。记者在受旱乡镇看到,田间地头,市里来的干部顶着烈日帮助群众抽水灌溉;在各个村寨,干部们进村入户调查灾情,为受灾户制定改种计划……大旱袭击之下,当地干部群众拧成一股绳,劲往一处使,在抗击灾害过程中显示出了强大的凝聚力。
岔河乡瓮赏村是福泉市委宣传部的“包保”村。近段时间以来,宣传部的干部职工轮番下到各村寨(组)进行摸排,记台账,建档案,拟出重点帮扶对象,制定帮扶措施。记者在市委宣传部看到一沓厚厚的干部下基层走访记录。
福泉市农口部门的干部职工深入田间地头,帮助群众作好改种准备。记者在多处村寨看到,不少农户已经将绝收的田土平整出来,做好准备,一旦下雨就改种其他蔬菜。
州、市水利局和供电部门组织当地群众、工程技术人员、党员抗旱突击队员共70多人,在罗坳村仲巴林组奋战3天3夜,完成1500米绝缘线架设,安装深井泵和3500米输供水管,维修500立方米高位水池,完成工程投资40多万元。当白花花的清泉从水管里涌出时,村民的脸上写满了久旱逢甘霖的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