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菜籽压榨行业怪现状 产能利用冷热不均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9-11 21:15 来源: 经济导报

  经济导报记者 王延锋 郑州报道

   一方面在菜籽主产区大量产能被闲置,另一方面在菜籽非主产区行业巨头大兴土木,扩大产能,这就是国内菜籽压榨行业出现的怪状。

   在近日举办的郑州农产品期货论坛上,菜籽油压榨行业的这种怪状引起了与会者的关注,部分业内人士将原因归结于现行的菜籽进口政策。上海金泰国际粮油贸易有限公司(下称“金泰粮油”)总经理张振华甚至认为,如果现行产业政策不变,不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话,很多菜籽压榨企业将被淘汰出局。

  产能利用率不足38%

   目前国内菜籽加工行业的处境怎么样?一个数据足以说明困境。国家粮油信息中心市场信息处处长曹智在本次论坛上透露,预计今年中国菜籽年压榨能力将达到3200万吨,产能利用率不足38%。即便如此,部分与会者还认为这个数字被估高了。“根据我们的统计,国内的菜籽加工能力超过4000万吨,产能利用率更低。”中国粮油商务网总经理刘贤武9日对经济导报记者说。

   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有多方面。“首先是国内菜籽供应不足的问题。因为菜籽面临与粮争地的问题,国内菜籽种植面积逐年下降,虽然单产有所提高,但总产量并没有增加,甚至略有减少。”刘贤武表示。

   而在国内菜籽供应不足的情况下,由国外进口菜籽也受到限制。国家质检总局在2009年下发了《关于进口油菜籽实施紧急检疫措施的公告》,将菜籽进口局限在了少数几个非主产区的省份,令主产区的菜籽油压榨企业无法进口菜籽。

   此外,菜籽供应不足,菜籽的压榨产能却不断扩张。据不完全统计,2007年至2009年,我国新增菜籽压榨能力合计超过1.3万吨/日,3年累计新增菜籽压榨能力超过400万吨;去年,我国新增菜籽压榨能力超过9000吨/日,年新增菜籽压榨能力超过270万吨。“目前,国内菜籽油生产企业共有400多家,日压榨菜籽能力在14万吨左右,年加工菜籽能力超过4000万吨,远远超过现有菜籽供应能力。”

  非主产区产能扩张持续

   就在产能利用率严重不足的情况下,国内的菜籽油加工企业仍在大规模扩张产能,一些非菜籽主产区的项目尤为引人注目,如广西枫叶粮油公司2000吨/日菜籽压榨项目、广西防城港2000万吨/日菜籽压榨项目、福建集佳油脂公司1500吨/日菜籽大豆综合加工项目、广东湛江渤海油脂公司3000吨/日菜籽大豆综合加工项目等。

   “菜籽主产区的产能被闲置,而非主产区却纷纷扩大产能,主要是因为这些地方能够进口菜籽。”张振华对导报记者表示。

   根据国家质检总局2009年下发的《关于进口油菜籽实施紧急检疫措施的公告》,因从加拿大、澳大利亚进口的油菜籽中截获我国进境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油菜茎基溃疡病菌,从2009年11月15日起实施过渡性检疫措施,加拿大、澳大利亚官方检验检疫部门应对输华油菜籽实施检测。如检测未发现病菌,该批油菜籽可正常输往中国;如发现,该批油菜籽可输往中国油菜非主产区海南、广东、广西、福建、河北、辽宁、天津海运口岸,在港口附近经考核符合检疫防疫要求的加工厂定点监管加工。

   张振华认为,油菜茎基溃疡病菌在国内外油菜籽中普遍存在。因此,在国家质检总局的此项“过渡性检疫措施”实施之后,国内菜籽主产区几乎完全终止了菜籽进口,菜籽供应出现严重不足现象,加工产能出现大量闲置。而在7个非主产区,虽有进口菜籽的权利,但因不能转运,本地加工能力有限,于是出现了大批上马新项目的现象。

  倒逼行业洗牌

   在开工率不足、新增产能巨大的双重逼压之下,菜籽压榨行业的洗牌已经越来越近。

   “虽然国家质检总局在2009年公布的是‘过渡性检疫措施’,但这个措施逐年延期,已经实施两三年。如果产业政策不变的话,国内菜籽主产区的很多压榨企业,将面临没有菜籽供应的境地,难以挺过现在的困难期。”张振华分析。

   资金实力对比也是行业洗牌的重要因素。“菜籽压榨行业是个对资金要求很高的行业,特别是在菜籽收购时期,需要大量的资金收购菜籽。而在新建项目上,以前,一个1000吨/日的菜籽油项目就是很大的了,现在,很多项目动辄日加工能力两三千吨,很多民营企业根本没法参与,而一些资金实力雄厚的外资和国资巨头则游刃有余。”

   导报记者也注意到,去年下半年以来,我国菜籽主产区湖北已有两家中型菜籽压榨企业被迫关闭。而在未来一段时间,国内菜籽主产区产能闲置状况难改,且融资渠道不畅,资金营运困难,行业洗牌已经在所难免。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