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这里的乡村文化真红火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9-12 06:34 来源: 经济日报

  9月的一天,记者来到安徽省马鞍山市当涂县太白镇,浓浓的乡村文化气息扑面而来。向村民免费开放的篮球场、休闲健身广场、图书阅览室、电子阅览室、健身室……处处欢歌笑语、其乐融融,呈现出一派悠闲自在、祥和幸福的生活美景。太白镇鑫龙村村民吕荣英说,“以前晚上都没什么事做,自从文化站建起来后,我们有空就来广场上跳跳舞,唱唱歌,生活特别充实!”

  吕荣英所说的文化站,就是太白镇综合文化站。该站于2009年9月动工建设,今年1月交付使用,总投资1400多万元。自今年6月免费对外开放以来,文化站充分发挥其拥有的综合文体馆区、综合活动楼区、户外活动场所区等3大区域功能优势,成为群众纳凉、休闲、娱乐的好去处。文化站每天活动多达数百人,满足了太白镇、县南部新城和马鞍山市示范园区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我们这儿有不少‘能人’,吹拉弹唱、打球练操跳舞都能来几手。现在有了搞文体活动的场地,四方乡邻就是观众,观众演员也没个一定,看高兴了也能上去露两手,今天搞个球赛,明天比个健身操,经常有活动,我们太白镇的乡村文化,红火着呢!”太白镇综合文化站站长吴家龙自豪地说。

  今年70岁的任元良最大的爱好是写诗。说起写诗,老人兴致勃勃,“农民诗歌兴趣组,你在哪里听说过?咱太白镇就有!文化站把我们这儿20多个诗歌爱好者组织起来,订诗歌杂志,办诗歌吟诵会,还要为我们创办诗刊、出诗集。过两天,我还要准备参加第三届文体节诗歌吟诵呢。”

  “仓廪实而知礼节。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文化是‘硬实力’。”马鞍山市市长张晓麟说,“经济发展、社会事业进步和文化繁荣是衡量一个地方发展的标准,其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了人民群众的幸福。随着社会的发展,文化的内涵也在发生变化,各级政府要真正做到与时俱进,让文化领风气之先、时代之先。”

  乡镇综合文化站工程正是这样一种由马鞍山市政府举办的提供公共文化服务、指导基层文化工作和协助管理农村文化市场的综合性公共文化机构。与传统乡村文化站不同,新建的乡镇综合文化站更加突出“综合”二字,注重把文化娱乐、体育健身、农家书屋等活动内容整合起来,以形成相对集中的文化活动中心。据马鞍山市文化委提供的信息,截至今年上半年,全市18个乡镇的综合文化站已全部建成并投入使用,率先在全省实现综合文化站镇(乡)级全覆盖。

  链接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实现全覆盖

  截至2010年底,全国共有公共图书馆2884个,文化馆(含群众艺术馆)3264个,乡镇(街道)文化站40118个,村文化室20余万个,基本实现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全覆盖。

  目前全国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竣工项目超过70%。“十一五”时期,国家计划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39.48亿元,需要中央补助投资的2.67万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项目,规划建设面积815.91万平方米,总投资73.84亿元。2010年6月,中央预算内投资资金已经全部下达,截至今年上半年,已完成投资70.07亿元,较上年末增加5.6%,占94.9%。目前,2.67万个项目中,有16731个项目竣工,占70.5%,竣工面积584.56万平方米,较上年末增加21.5%,占71.6%,实际完成投资54.83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8.4%,占74.3%;有5869个在建施工项目,占24.7%,计划建设面积192.03万平方米,占23.5%,计划总投资18.25亿元,占24.7%;仍有1146个项目处在设计阶段,占4.8%,较上年末减少了13.3个百分点。今年底全国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项目将基本建设完成并投入使用。 (曹红艳)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