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北大MBA“0+2”:创新还是倒退?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9-13 01:18 来源: 第一财经日报

  马可佳

  近日,北京大学研究生招生官网以及北大光华管理学院网站,都显示了一条8月29日发布的最新招生消息以及新的招生简章,宣布启动MBA项目“0+2”计划,试点招收20名新生不需要参加MBA联考,不要求全职工作经验。

  这无疑在中国商学院教育中投入了一枚“重磅炸弹”。一时间各方质疑声层出不穷。在此前北大光华管理学院MBA教改的新闻发布会上,院长蔡洪斌教授表示:“世界顶级商学院的教育非常多元化……也是我们未来的发展方向。”一位接近光华管理学院人士告诉《第一财经日报》,北大此次MBA启动“0+2”,与蔡洪斌当时的提法一脉相承,北大光华内部认为,这也是和国际商学院接轨的一种做法——过去两年间,哈佛商学院早就开始从大三学生中挑选优秀的申请人直接攻读哈佛MBA。

  商学院的“新选择”

  美国商学院申请专家千红告诉记者,经过近百年的探索和努力,在美国,MBA被誉为“天之骄子”和“管理精英”,而美国最大的500家公司的总经理、董事长等高层主管,有为数不少的 MBA。这是对MBA教育业绩的最好说明。

  然而随着时间的变迁,美国商学院的培养目标(主要的就业方向)从全球500强公司的管理者发展出了新的人群,比如,金融业和咨询业(特别是投资银行、风险投资、战略咨询和管理咨询公司)的分析师。分析师这样的职位更需要的并非从业经验,而是对商业的系统理解、学习能力、分析能力和沟通能力。

  哈佛商学院认为,一个人的领导力其实在大学时代就已经可以展现得很充分了,而领导力是MBA的招生者最为看重的。这些大三学生获得录取以后自行求职,获得两年工作经验以后自动入学,无须重新申请。

  而USNEWS排名41的伦氏理工大学的Lally商学院则更为激进,他们允许没有工作经验的本科毕业生直接入读MBA(大四的时候开始申请),而让他们在完成一年MBA学习以后工作一年,然后再回到课堂继续学习,用三年的时间获得MBA学位。

  这两所学校的变革在美国引起了争议,2009年美国有400多名品学兼优的申请人竞争哈佛商学院的”3+2”项目,但录取比例只有几十分之一。Lally商学院也收到了数百份申请,而录取率大约为二十分之一。

  无论是欧美商学院还是亚洲商学院,近几年来,对优秀学生资源的争夺战一直未停。这或许也是促使北大MBA改革的原因之一。

  北大光华管理学院副院长徐信忠表示:“这还在探索中,试点的规模小,比如全部招生420个,一般只筛选20人。我们希望10%最优秀的被提前录取的学生中,能够通过自主招生的考试方式,而不参加全国联考来录取。”

  MBA并非管理者?

  徐信忠是MBA招生改革的当事人之一,在北大光华正式公布“0+2”计划以前,徐信忠曾多次强调改革的重要性。他表示,中国的MBA教育从一开始就带着中国特色,比如要有全国联考,学习后要提交学术性的论文。

  徐信忠认为,MBA教育给人的印象一定要有工作经验。大部分商学院都会规定有三年、四年的一个工作经历。但是,这是一个基本的原则和招生的要求。事实上,任何一个优秀的商学院,不会把它作为一个死框框。徐信忠以自己为例表示,他从北大直接进英国读的MBA,尽管没有工作经历,没有本科的经济管理背景,但是优秀的商学院还是招收了他。

  当然,MBA的全球趋向年轻化也使很多人质疑MBA含金量的下降。加拿大麦吉尔大学教授、享有盛誉的管理理论家亨利·明茨伯格2004年出版了一本具有广泛影响的著作《管理者,而非MBA》,在这本书中,他提出了尖锐的批评,对管理学研究生的培养方式提出了异议。

  明茨伯格认为,MBA项目选择的教学对象是错误的(太年轻,没有多少管理经验)。项目的培训方法是错误的(在各种职能的狭窄领域里进行业务分析,而不关注那些能够把各个领域打通的“软”技能,比如沟通和谈判)。这些课程导致的结果也是错误的(那些自恋的学员误认为自己将要被培养成为管理者,而实际上,他们学习的只不过是一些分析技能,与经验、技艺、直觉和谦逊一点关系也没有,而这些却是引导现代企业中“控制下的混乱”所必需的技能)。

  对此,徐信忠表示,MBA更重要的是培养未来的领导力。清华经管院长钱颖一也在一次相关的教改论坛上表示:“我们正在经历变革,那就是从管理向领导力的转变。我们不知道未来是不是不再称为管理学院,而改称领导力学院,因为目前,有关领导力的教育内容将超越商业和管理,成为MBA教育中更核心的内容。”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