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一八的断想与随想:雪白血红雪冷血热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9-14 21:15 来源: 中国财经报■ 秦晓鹰
我不会忘记那年去沈阳“九一八纪念馆”时看到的一幕:一群小学生像出窝的小鸟,嘁嘁喳喳、欢蹦乱跳地进了大门。带队的老师一再让孩子们安静点,却毫无效果。可是,没过多长时间,这欢快的说笑声就渐渐消失了。在一幅幅大屠杀的老旧照片面前、在“万人坑”中惨白的同胞尸骨面前、在用刺刀挑起婴儿时侵略军狞笑面前、在烈士留下的带着斑斑血迹的遗物面前……这群刚才还打打闹闹的孩子脚步却越来越轻,流露着惊惧与愤怒神色的眼睛越睁越大。当我和他们走到纪念馆尽头时,只感到压抑与沉默!在这被侵略被奴役的时光隧道里,在这记录了先辈们抗争与奋战过的岁月“宝典”里,人们看到了雪白、血红,也感到了雪冷、血热!
“火烤胸前暖,风吹背后寒……民族团结起,夺回我河山。”这首《露营之歌》是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东北抗联指战员在零下30多度的酷寒中唱过的战歌。从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到1937年的“卢沟桥事变”,中间历时近6年。特别恶劣的自然条件,特殊的国际环境以及日本侵略者在中国东北实行的特别政策,使中国共产党在东三省领导的反侵略战争处境极为严酷。抗联战士称夏天为“门关了”,把冬天称为“门开了”。因为夏天树木枝叶茂密有利隐蔽、安全,就像关着门。而冬天,大雪茫茫,林木稀疏,一览无余,就像门户洞开。多少中华儿女就战死、饿死、冻死在“开门”的季节。请不要忘记,八年抗战前还有一个东三省六年抗战,那是惊天地泣鬼神的抗战,也是孤立无援的寂寞的战争。
21年前,中国改革开放之父邓小平在一次会见客人时说:“我是一个中国人,懂得外国侵略中国的历史。”他深情地感叹:“要懂得些中国历史啊,这是中国发展的一个精神动力!”一个事件可以渐行渐远,一种情愫可以消隐化解,但历史的经验教训永远是不朽的教科书。无数先辈在80年前用鲜血泼洒的白山黑水,用血肉铸起的长城就是中华民族不屈抗争的脊梁。
从“九一八”事变开始的抗日战争以极其严酷的形式“教育”、警醒了被称为“东方睡狮”的中华民族。日本法西斯发动的侵略战争把中国人拖入了空前的灾难。亡国灭种的巨大民族危机,使近代以来一切关于中国社会发展方向的争论都在现实中找到了答案。正因如此,抗战胜利结束仅4年,中国人民就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结束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枷锁,摆脱了几千年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羁绊,真正开启了一个以工业化为社会发展方向的崭新的历史阶段。
伟大的抗日战争再造了中华民族之魂。国力式微与国民精神的“一盘散沙”曾经使多少志士仁人痛心疾首、忧愤不已。但是,正像毛泽东指出的:战争是最好的抗毒素。对一个人是这样,对一个民族同样是这样。战争教育了人民,民众赢得了战争。中国人不仅赢得了军事上的胜利,最重要的是赢得了伟大的民族自尊和民族觉醒。在中国共产党提出并倡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感召下,四万万同胞空前团结,民族整体意识空前提高,人不分老幼地不分南北,掀起了波澜壮阔的救亡运动。毫无疑问,这种难得的、弥足珍贵的全民族的空前团结,我们今天应该倍加爱护,应该永远继承与弘扬!
伟大的抗日战争也是一场中华民族显示出伟大历史创造性的战争。指引胜利的无穷智慧并不产生在外国而是植根于本土、来源于千百万真心拥护民族解放战争的民众之中。游击战争这套战法最早是被逼出来的。惟一出路是到老百姓中去,去获取“战争之威力”,获取“生存之基地”。是毛泽东把这种半自发半被动的军事行动提升为自觉的主动的军事思想,“于是中国抗日的游击战争,就从战术范围跑了出来,向战略敲门,要求把游击战争的问题放在战略的观点上加以考察”。共产党人所创立的游击战争理论不仅是中国人的财富,而且对世界弱小民族在反侵略战争中仍然具有巨大的指导意义。毫无疑问,这种难能可贵的创造创新精神,对于不断探索具有中国特色、中国气派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中国人来说,仍然有极大的启迪作用。
伟大的抗日战争还是一场把中国人民的命运与全人类进步事业血脉沟通的战争。同盟国对中国战场的支援和日本侵略者扶植伪“满州国”及汪伪政权的现实,从正反两个方面教育着人们:现代中国再不是孤悬海外的国度,只有以国际社会成员的身份,积极参与世界事务,才能维护自身的主权安全,维护世界的有序和平。中国也是第一次以受害者、胜利者和完全主权国家的身份,正式参与了国际合作和战后世界秩序的重建,成为了联合国的创始国之一。毫无疑问,这种国际交往与合作的经验,对于今天正在不断扩大对外交流、坚定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努力推动和平和谐对外政策的中国来说,仍然有着非常重要的借鉴作用。
那年,我到杨靖宇将军纪念馆参观,看见一位20来岁的小伙子正在向游人讲述杨将军的事迹。他的语言中没有一般讲解员的范儿,但却充满感情颇打动人。那些听者不是紧抿双唇就是眼含泪水。事后,我才知道,这位年轻人竟是纪念馆附近一家小饭铺的“老板”。更让我想不到的是,他给自己定下一条规矩:每次收顾客一份饭钱,就要从中拿出5到10元捐给纪念馆。而且,如果顾客需要,他还会担任义务讲解员。当我问他为何如此,他只说了一句话:“我敬佩杨靖宇。”笔者知道在有关东北抗战的历史研究中还存在许多歧义,因此并不奢望各派学者会结束那些正常与非正常的争论,更不相信怀有各种不同目的和心态的政治家能够笑对兴亡,免开尊口。但是,我却希望诸公记住:对多数中国人特别是青年来说,他们需要的不是心胸狭窄的党派之争,更不应让他们染上老辈人党同伐异的政治垢病。植入他们内心的应是不屈的精神、民族的自尊和英雄的传统!在中国这样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发展十分不平衡的大国里,天地之间必须有一股英雄之气。只有英雄的豪气才能冲击麻木的灵魂,只有不屈的民族自尊才能洗刷被物质欲念包裹着的心!
朋友,让我们在“九一八事变”80周年的这天拉响心中的警报吧!让我们在警醒的长鸣中去思考人生、去思考中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