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内地银行应识转型时务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9-15 00:56 来源: 第一财经日报

  邹新

  近来,上市中资银行用“普遍亮丽”的半年报经营数据,对今年年初以来甚嚣尘上的“中国经济和金融崩溃论”给予了有力回击;从结构性角度观察,中国经济结构调整的初现端倪,实际也已给这些数据标上了逻辑注解。

  换言之,各家银行在经营业绩和发展潜力上的分化已逐步拉大。实际上,今年尤其是二季度以来,中国悄然提速的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已给不同的银行带来了不同的“特定红利”。中资银行唯有紧紧抓住基于“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的“自主转型”这条主线,尽早布局并积极行动,才能笑到最后。

  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已然展开

  首先,经济态势整体良好为中国自主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提供了有利条件。截止到今年二季度末,中国经济增速连续四个季度稳定在9.5%~10%之间,固定资产投资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速则分别连续四个季度稳定在25%和17%左右。

  其次,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已分伯仲,以往过度依赖出口和投资的局面进一步改善。上半年,最终消费、资本形成额以及货物和服务进出口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47.5%、53.2%和-0.7%;消费、投资及净出口三大需求对经济增长率的贡献分别为4.6%、5.1%和-0.1%。

  再次,从投资结构看,优化趋势更为明显。一是投资的主体结构不断改善。今年前七个月,国有及国有控股投资占城镇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由2008年的43%降至34.6%,而私营、个体等民间投资的比重升至58.8%;同时前者增速为13.6%,低于同期固定资产投资增速25.4%的总体水平,而后者增速达34.2%,高出同期固定资产投资增幅8.8个百分点。

  二是从投资的行业结构看,“重工轻农”、“重大轻小”的局面有了可喜变化,基础设施投资增速明显回落,而新型制造业和服务业的投资力度加大。

  总体看,投资主体和行业的结构改善,已开始对中国经济增长质量的提升发挥作用:

  第一,在国有及国有控股投资增速放缓的同时,工业增加值增速保持了平稳态势,产能过剩和产销状况亦有所改善。例如,始于2003年和2007年的前两轮宏观调控,出现了工业产值增长迅速下滑的尴尬局面,2004年的工业增速同比下降5.5个百分点至11.5%,2008年的工业增速同比下降也超过5个百分点至9.5%;而在此轮调控中,工业增加值增速受到的影响明显降低,基本稳定在14%左右。

  第二,就业情况较平稳。实证分析显示,宏观调控强化及经济增速下行往往致使中国的就业形势出现波动,这也成为诸多人士对中国经济增速下降心存担忧的一个重要理由。但随着服务业等高吸纳就业行业的大力发展,这种思维定式需要打破。实际上,今年上半年中国经济增速为9.6%的同时,仅城镇单位就业人数就同比增加了500多万。

  第三,通胀压力将逐步得到控制。基于我们的实证研究,中国的通胀压力主要来源于原材料价格较大的波动性和食品尤其是农产品价格的不稳定性,而进一步分析,这两者均与投资的高速增长及投资结构的失衡高度相关。随着投资主体和行业的结构逐步改善,通胀压力有望得到疏缓。

  此外,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也有所加大。今年上半年,全国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贷款累计新增1.58万亿元,占全部企业新增贷款的64.5%,余额同比增长18.2%。

  最重要的是,经过近年来尤其是2002年以来多轮宏观调控实践,决策层的驾驭全局能力和具体调控技巧皆日臻成熟,其中“加快经济战略性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的主线日见突出,其决心亦日益彰显。

  银行须因时而变、顺势而为

  在近期美欧债务危机多变、复杂的国际大背景下,决策层定下的最新基调是“冷静观察、沉着应对”。笔者认为,在宏观调控取向基本不变的前提下,现在的宏观经济政策已进入一个相对温和的观察期,政策调控的针对性、灵活性和前瞻性将日益体现,其中的一个重要的题中之义在于,“调结构”的政策取向将越发明显。

  具体对于银行来说,以下四点尤需重点关注:

  第一,产业结构将面临全面调整和提升。国家会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投入和政策支持,大力培育新能源、新材料和高端制造产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大对传统制造业技术引进和改造的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大对农业的财政投入和政策支持,破除长期制约中国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性因素。

  第二,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着力细化并落实新“三十六条”,大力改善投资结构,提高产能过剩行业的投资门槛。同时降低民间投资的进入门槛,引进更多的市场竞争机制,不断完善中小企业的生存与发展环境。

  第三,加快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从而更快地培育消费特别是农村消费市场的发展。

  第四,以加快制度创新和机制改革作为依托,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

  如果说,中国经济的数量型增长模式行将结束,那么,中国银行业凭借大的长期贷款项目、依靠信贷的大量投放以及基于高资本消耗的日子,也即将过去,大银行与中小银行之间以及大银行之间,在业绩表现、风险控制和股价走势等方面的分化将日渐拉大。只有那些“因时而变、顺势而为”的银行,才能在这场分化日益拉大的竞争中成为最终赢家:

  其一,应积极、主动调整信贷结构。利用现代制造业、服务业和新兴产业正在到来的机遇发展期,加快创新,满足多元化客户的融资等一揽子金融需求;其二,主动适应国内外金融监管强化的趋势,加速推进资本集约型业务的发展;其三,通过信贷结构的调整来改变银行业务结构同质化的局面,提高银行的市场议价能力和贷款收益率,摆脱国内商业银行净息差较低的窘境,最大限度地抓住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政策机遇期;其四,善于发现并挖掘个性化的金融需求,大力发展个人金融业务。

  (作者系中国工商银行战略管理与投资者关系部副总经理,仅代表个人观点)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