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半年报凸显资本压力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9-15 05:39 来源: 时代周报本报记者 李意安 发自上海
银行半年报密集发布进入尾声。交行、浦发、平安、光大、华夏、民生、中信、深发展等12家行陆续发布半年报。从上半年业绩来看,各家银行净利润增幅普遍都超过30%。以半年180天计算,12家银行上半年日均进账23.4亿元,可谓赚得盆满钵盈。
然而就当下的银行业表现而言,业绩靓丽一方面得益于净息差提升,另一方面则来自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等中间业务收入的强劲增长。对息差收入的严重依赖决定了这是一条高耗能的发展道路,对资本消耗速度较快。随着近年来商业银行信贷的快速扩张,银行业资本充足状况不容乐观。
资本充足率压力加大
银行净利大增的同时,资本充足率的隐忧逐渐显现。
日前银监会出台的《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要求系统重要性银行和非系统重要性银行资本充足率将不得低于11.5%和10.5%,原则上应分别于2013年底和2016年底前资本达标。银监会有关负责人表示,为持续达到资本充足率监管要求,商行不可避免地面临资本补充需求。银行资本充足率压力逐渐凸显。
一向有中期分红惯例的交行,今年年中也未实行分红。交行首席财务官于亚利在上半年业绩发布会上也毫不讳言,除却为节约分红涉及的成本的因素,“新的资本充足率规定也带来了一定的压力。”交行本期资本充足率12.2%,比去年同期下跌16个基点。
相应地,其余各家行的资本充足率指标也出现了一定的下跌。建行上半年资本充足率为12.51%,较去年年底的12.68%降低了17个基点。另外,截至报告期末,民生银行资本充足率比上年末提高0.29个百分点,核心资本充足率比上年末下降0.32个百分点。光大银行资本充足率为10.82%,比去年末下降0.20%,核心资本充足率8.06%,比去年末下降0.09%。
在已公布的几家银行中报中,只有华夏银行资本充足率和核心资本充足率均有所上升,其中上半年资本充足率达到13.32%,并完成非公开发行股票工作,共募集资金201.07亿元,核心资本充足率达到9.80%。“十几个基点的浮动是很正常的事情,每一笔贷款的发放都会影响到资本充足率的计算。”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告诉时代周报记者。
“我们一般在看银行报表的时候,更关注的,其实是核心资本充足率。各家行的核心资本充足率,实际上是出现了环比上升的。”东方证券银行业分析师金麟告诉记者。
次级债或要井喷
2010年,数千亿元股权融资狂飙突进,然而今年以来准备金率几度上调,银行业资本金紧张状况仍未得到根本缓解,各家行前赴后继地开始了次级债融资步伐。“其实在现在这个时点上发债也不特别好的选择,因为收益率比较高。但主要是在银行间市场上发,银行间市场对次级债的消化能力还是比较强的。”金麟告诉记者。
进入加息通道后,银行发行次级债成本也明显上涨。但尽管如此,“发行次级债其实是和股权融资相比相对较好的选择了。股权融资成本比债务融资要高很多,现在难度也很大。由于次级债只能用于补充附属资本,因此,银行若要补充核心资本过程,股本融资还是唯一可能的选项。换言之,通常在核心资本充足率达标的情况下,发债就可以搞定资本充足率,不用通过股权融资。因为次级债可以用来填补附属资本。”东方证券银行业分析师金麟告诉记者。这或许正是银行业难挡次级债融资潮的原因。
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民生银行、徽商银行、中行和上海银行先后发行了次级债,实际发行总额已达485亿元。而中行、农行、工行、建行四大行也均在上半年选择了发行次级债的再融资计划,分别发债320亿元、500亿元、380亿元和800亿元。粗略统计显示,16家上市银行中已经有14家银行宣布了再融资计划,再融资规模(不含广发银行A+H股)约为4365亿元。
对于此前公布的资本补充规划中提及的发行800亿元次级债计划,建设银行董事长郭树清22日在建行2011年中期业绩发布会上亦表示,希望在年内于内地和香港两地发行,以补充附属资本。而除了上市银行外,未上市的广东发展银行和江苏银行分别计划发行50亿元和30亿元次级债。此外,同样谋求上市的盛京银行、汉口银行和南昌银行等城商行也有次级债发行计划。2009年10月,银监会发布通知,规定商业银行互持次级债需从附属资本中全额扣减,此后,保险资金成为次级债最主要的需求群体。然而,今年以来,保险业保费增速放缓,中金公司预计,新增债券投资规模难以超过去年,预计仅4000亿左右规模。
“由于银行间不能相互持有,而次级债的流动性又比较差,一般都要五到十年,基金不会持有。银行次级债的持有者主要是保险公司,很多情况下次级债都是原有债券到期了,通过发行次级债再度融资。”鲁政委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