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 混沌中走来的巨人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9-29 06:36 来源: 时代周报张子宇
“印度是一团不可琢磨的巨大混沌,但是依然坚韧地前行着。”这是伦敦大学印度问题研究学者LawrenceSaez对时代周报记者说过的一句话。这句话颇适合用来形容崛起中的南亚巨人。“印度象”是割裂的—民主制度与种姓、欧风建筑与千年佛寺、英式下午茶与大街上的牛粪、班加罗尔的软件工程师与吃芭蕉叶的神秘主义者、孟买商业区的巨大玻璃幕墙与下面一望无尽黑暗难透的贫民窟。
没有人能否认印度的雄心。
这样的雄心壮志或者野心勃勃曾经在许许多多的国家—德国、美国、俄罗斯、日本、中国的身上看到过。这些国家或因其潜力、或袭其历史、或借其精神,相信自己注定不甘平庸,要屹立于世界雄林。而恰好,历史传统、国家潜力、精神内核,印度都具有。正如印度国父尼赫鲁在其著作《印度的发现》中写道:印度不能只做二等国家,一定要成为世界的领导者,否则宁可消失。
看起来,印度具备一切成为一个大国甚至超级大国的崛起条件。其庞大的人口即将超过中国,而年龄结构又会使其人口红利,这个过去所有大国在崛起所必须的条件更加明显。在地缘政治上,曾经因为在西部角的一些山口而成为游牧民族入侵的首选继而拥有一部“被征服史”的印度,猛然发现自己是现在印度洋上唯一的大国。它和北部庞大的邻居被世界屋脊所分隔,西面是盛产石油的中东,东面可以轻松进入东南亚,南面就是庞大的非洲大陆,这样的黄金地缘优势可以说在美国以后还未有国家享受过。
而在外交上,印度也能享受到最好的环境。俄罗斯(苏联)是它的传统盟友、因为前殖民地的关系,它和欧美国家在很多地方对接得极好,日本将其视为未来最重要的盟友、更不要提印度人自古就在非洲和东南亚的传统影响力。至于“龙象之争”的另外一个主角中国,即使最顽固的中国威胁论者,也很难指出这两个国家有什么不可调和的矛盾。
很多人都预测,有一天,当“中美国”成为过去式的时候,“龙象之争”会成为新的世界主题。而这种状态在现今,时而清晰、时而模糊。当印度媒体宣布其实际购买力(PPP)已经几乎和日本相当成为世界第四的时候,当印度的经济增长速度正运行在日本和四小龙的轨道时,这种状态就变得清晰起来。然而当很多人目睹了恒河里的浮尸、混乱的英联邦运动会、火车顶上的人群时,人们又开始质疑印度的未来,这种质疑也很类似于对中国的质疑,而这时所谓“龙象之争”似乎也变得不太有意义。
物质或者经济基础是很多人特别是中国人质疑印度的基本出发点,而精神或者上层建筑又让很多人看好印度。印度教和佛教的影响似乎使得这个国家并不热衷于批判而对现状保有平静的顽固和信心。从当代不太充分的对印度的咨询收集来看,“印度式自信”让中国人印象深刻。
但是不管怎么说,割裂的印度象越来越呈现一种统一的态势。正如这个看似极为松散的国家在独立后没有经历长期而血腥的内战和动乱而保持了国家的统一。
按照某些标准,这个因有着极为复杂的民族构成、宗教体系和文化结构而让人类学者头痛又兴奋的国家早应该分裂成几百个小国了。但是印度维持了统一和稳定,他和他的十数亿人民,自独立以后,步伐从蹒跚走向稳健,且正在加速中。
南亚的巨人,是否拥有一个摆脱混沌的未来,目前尚无法下断论。但是执掌自身命运的钥匙,已系于自身,这点,当前已然清晰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