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时代评论]铁铸葫芦案 “瑕疵”惊人胆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9-15 06:51 来源: 时代周报

  莫枫

  假如没有李启铭的一声“我爸是李刚”,王朝还将默默蹲在深牢大狱里,他的案情无法再进入上诉的程序。他被警方怀疑成一起入室抢劫案的犯罪嫌疑人,尽管要确证他的罪行疑点多多:拥有两家公司、资产数百万的他,在案发当天正在异地处理交通事故。一个家产颇丰的老板去洗劫保定市一户普通人家,如此背景下的作案动机实在难以理解,更有充分的证据表示,那天,王朝在石家庄被一起轻微的交通事故搞得焦头烂额。

  可是,李刚相信王朝是犯罪者,或者说,可以不费周折地栽赃给随便一个人。至于所有的证据,在李刚眼里不值一提,酷刑伺候下,兔子都能承认自己是狗熊。王朝对记者说自己“遭遇了从前在历史课本中得知的种种酷刑”,“第一个动手的就是李刚,他给我的左手上了夹棍”。严酷的刑讯逼供之下,王朝只想依着警方认罪算了,但却不知道自己该认什么罪。那时候,疼得感到深陷绝望的王朝,还不知道李刚有一个叫李启铭的儿子,会在之后客观上拯救了自己。在刑讯逼供制造出的无辜受难者队伍里,王朝相对来说是一个幸运者,此时此刻,亲手推动所有程序,将他从正常生活一手转入到牢狱生活的警官,正站在舆论的风口浪尖,全身上下、家里家外都在遭受着人们的怀疑。

  换言之,因为儿子惹是生非,李刚成为众矢之的,他的公信力在社会层面上已经破产。李刚说的“我保证这案子不存在造假”。那么,人们理解为欲盖弥彰、强词夺理的表现,而更加同情王朝。即便王朝真有罪,人们也会将同情心转移给王朝,李刚在审讯中采取的上刑手段,依然成为受攻击点。反正,身为保定市北区公安局副局长的李刚,私生活中的任何不检点,工作中的任何失误,利用公权力犯下的任何错误,都足以使公共舆论火上加油。

  河北省公安厅的负责人告诉媒体,全省公安机关将认真反思该案在公安侦查办案环节存在的瑕疵,举一反三,认真汲取教训,提升公安机关执法规范化建设水平。这段话,听起来还像人话,但仅仅字面上的信息也能让人不寒而栗,半个多世纪下来,公安机关执法规范化建设依然没有完成,这是多么可怕的一件事。同时,公权力代表自认为此案中采用的刑讯逼供只是瑕疵,也就是说,这只是犯了一个很小的错误,比起取得的成绩来说是微不足道的,最多有碍美观,肯定不会影响实质。公权力再一次展现了自己的傲慢,身体与精神双重受摧残的刑讯逼供,有关部门多年来一直强调禁止施行,但屡禁屡不绝。如此严重的司法弊端、制度性缺失,一直得不到有效监督,还被“瑕斑”一词来形容。这实在说不过去,对于为数不少的冤狱牵连者,以及他们的家人而言,他们会同意“瑕斑”一说吗?这哪里是瑕斑,分明是血肉模糊的伤口。

  既为瑕斑,便是轻微的不足之处,那么其改正也将是轻而易举的,从制度上进行修正以在最低限度上减少瑕斑的产生,都不是难事。可是,为什么不见实质性的改动动静,只有宣讲式的走过场,上面心不在焉地传达文件,下面懒懒散散地学习,完事就扔掉。要保障刑讯逼供不再出现,必须从制度上进行改动,保障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权利,其实也是权力与权利的此消彼长。一旦受到了刑讯逼供,该如何起诉警方,会有一个什么样的调查机构来介入此事,犯事的警察会受到什么样的处理……一系列法律专业上的技术操作环节,都有待缜密的设计。

  对于公安部门来讲,刑讯逼供这一“瑕斑”一直悬而未决,依然在不时地制造冤案,不时地让网民和媒体得到丰富、惊悚的一手素材。对于李刚来讲,儿子自报家门的一声呼喝,进而引起全社会公愤,也是他仕途上的一个“瑕斑”,不妨碍在一场公信危机中依然稳居钓鱼台。两者都让人感到沉闷,只祈祷不要因为一个小小的“瑕斑”,或者被公子爷的车撞了,或者卷入一个冤案而毁掉自己的一生。

  作者系媒体人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