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拍卖行业六大困局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9-16 17:15 来源: 《中国商界》杂志

  文/马长林 

  有人奋笔疾书,说:“这是一个神秘的行业,土地、字画、珠宝,被纳入这个行业的交易品,往往有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又有人说:“这是一个令人瞩目的行业,一槌之间决定几百万,上千万甚至过亿标的的归属。”在河南拍卖业组织的《拍卖法》颁布实施十五周年宣传周启动仪式现场,笔者感悟到了拍卖品的鲜为人知的神秘,不代表交易过程的神秘;拍卖品的令人瞩目,决定了拍卖过程的令人瞩目。在活动现场的背景图中,赫然写着“让拍卖走进生活,让交易感受阳光”宗旨性提示,要解开这个宗旨的内涵,把坊间所传颂的神秘,瞩目的拍卖请下圣坛,就要从拍卖的功能、历史、现状、困局、破解作一个提示性的解说。

  拍卖业现状

  从河南拍卖业恢复发展的历史看,拍卖是个艰辛的行业。从最初的罚没自行车拍卖到其他废旧物资拍卖,从司法执行财产拍卖到金融不良资产拍卖,从桥路名冠名权拍卖到后来的文物艺术品拍卖,再到排污权,探矿权等的拍卖,拍品在拍卖人的艰难开发和拓展中,一件件推向了拍卖交易的平台。其过程从一般无人问津的废旧物资调剂,到后来的文物艺术品,再到各种权利的拍卖这些拍品神秘性、瞩目性是逐渐升级的、而拍卖程序却是基本恒定的,拍卖的“公开、公平、公正、价高者得”的拍卖灵魂是永久不变的。拍卖历史的艰辛,不是艰辛在拍卖程序上,而是艰辛在拍卖品的研究、了解、营销上。

  拍卖资源和渠道永远不可能恒定。现在河南省277家合格拍卖企业,从业人员总数5000多人,国家注册拍卖师418人,而这些人一般集中在司法委托,金融不良资产等的狭窄的渠道中,专业性不强,没有形成集合优势,这种特点基本和我国其他省份的拍卖业类似,形成了拍卖竞争的“春秋战国”的时代特点,困局弥漫于整个行业。如何破解困局就需要认清困局。

  价值的发现功能。在商品流通过程中,有许多商品按照传统的计价方式,很难用传统的计价方式确定其价值,而拍卖这种交易方式能在特定时间、地点、召集特定买家,通过竞争方式,为需转让的标的找到一个确定的价格。尤其是无形资产、稀缺物品、新颖作品或者财产权利,拍卖方式较之普通方式更具优势,这种方式有利于拍品价格在阳光交易中公正形成。

  优化资源配置。有的标的是供不应求,有的标的在原所有人的手里驾驭困难,造成资源的浪费,通过“价高者得”的方式、最后成交的买受人通常是具备最佳条件或能充分发挥拍卖标的作用者,使拍卖标的得到最好的开发和利用,从而使资源配置得到优化。例如:笔者在郑州万嘉资产拍卖有限公司展区看到《洛阳晚报》载文《槌声为“汝阳杜康”带来重生希望》一文,就是突出的一例。

  拓展销售功能。拍卖标的的门类广,在鲜活品、旧物品、急需变现物品,其它特殊商品,拍卖显得尤为突出,如:文物艺术品、土地使用权、冠名权、各种经营权等。因为拍卖的进入,使这些本来难销的商品,找到了一个公开透明的交易渠道,扩大了市场流通领域。

  第四:降低交易成本,减少交易风险功能。在拍卖过程中,由于拍卖公告信息的广泛发布。使广大竞买者能够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使拍品能够同时直接面对客户,减少了中间的流通环节,款到即付提高了交易效率,降低了现货交易风险。

  破解六大困局

  从河南拍卖业过去23年的历史发展看,缺乏全球眼光,定位的拍卖领域主要是本地的几个有限的业务渠道,这在前述已经提及,河南拍卖人没有利用开发好河南是华夏乃至全球的历史文化深厚的地区特点,从而走出河南、走出中国、冲向国际拍卖市场。本次河南拍卖业咨询服务周活动现场的背景图案中有一个灵巧的小象手握拍卖槌,敲响全球的动作,似乎预示着河南拍卖人跨出国门的雄心壮志的开始。

  笔者在和拍卖人的交流中得知,全省拍卖企业277家,已远远超出了市场容量。已经处于深度竞争的“战国”时代。急需开拓新的拍卖领域和渠道。

  目前河南拍卖业的历史现状决定了各拍卖企业普遍较小,对整个生产链条的掌握能力差。任何一种形式的生产,价值链越长,支出的成本越大。其他行业由生产和销售两节组成,而拍卖资源的生产和再生产是由三节组成的,即委托、拍卖和买受三节,而增加一节就需要更高水平的驾驭、掌控能力。河南拍卖业需要培养,造就一批硕士、博士生队伍。目前拍卖企业的从业人员少,规模小,造成了委托人与竞买人过度挤压佣金价格的蚕食行为,给拍卖业的生存造成威胁,造成了拍卖企业之间的“零博弈现象”,河南拍卖业需破解以下六大困局。

  破解制度困局。制度有成文制度,有不成文的习惯制度。任何制度的形成都是各方面利益博弈的结果,各方利益竞争中合力的结果。笔者了解到:“河南拍卖业最初恢复时,就组建了四家拍卖公司。一开始就进行了激烈的博弈,在博弈中大家都想扩大地区覆盖面,都想扩大经营业态,都想设立分店。”但博弈最后,政府职能部门最后做出规定任何拍卖企业不准设立任何分店,但随着拍卖业的发展,社会对拍卖认同度的提高,拍卖范围的扩大,大家纷纷创办拍卖企业。以至于发展到现在的280多家微型拍卖企业,都是一叶扁舟,分散了拍卖资源,分散了拍卖精力,分散了拍卖人才,很难形成领头羊,很难集中几个或者十几个较大型的拍卖企业进行大兵团作战,降低了效益,降低了素质,付出了较高的行业成本。我们成了自己创造的低档次制度的永久性“囚徒”,作茧自缚。其实任何高境界的竞争都是制度的竞争,先进的拍卖制度可以集约化运用并整合人才资源,拍卖资源,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破解素质困局。一切竞争最终都是人才竞争,现在各行各业都在争夺人才。河南拍卖业由于长期低水平竞争,没有培育出高水平人才。缺乏统帅全局的策划人员,能统筹一切的营销总监,能深入思考拍卖经济的思考者。因此,河南拍卖业急需培养硕士、博士生队伍。

  破解结构困局。多年同业态竞争,没有孕育出各拍卖专业市场的拍卖公司。目前,可喜的是市场在作自动调整,有的拍卖企业已经开始向专业化拍卖商转移。例如:专业文物拍卖、专业艺术品拍卖、专业日常生活用品拍卖、专业商业地产拍卖、专业住宅地产拍卖等等。这些拍卖企业都在有意识对拍卖市场进行精耕细作,做市场细分,避开同业态竞争,科学调整从业结构,在有意无意地破解结构困局。

  破解理念困局。笔者进一步了解到,河南拍卖业目前做的市场较窄,僧多肉少,大家干得很累,大家到处找水喝,标准的“水桶式经济”;都在“做事”,不是在“做市”,更不是在“做势”,饥一顿,饱一顿。要破解这种困局,河南拍卖人已经认识到必须将“水桶式经济”理念变成“管道式经济理念”。

  破解品牌困局。河南拍卖业过去不太重视品牌建设,没有品牌就没有征集拍品的吸附力,没有做市场的辐射力,没有扩充拍卖类型的推动力,没有吸引竞买人的拉动力,没有增加社会效益的宣传力。因此,首先,河南拍卖业应锻造拍卖行业的行业品牌;二是各企业要打造专业拍卖品牌;三是要锻造拍卖师的明星品牌形象,三条路是破解品牌困局的必由之路。

  破解理论研究和舆论宣传困局。与全国其他省份相比,河南拍卖业发表文章较少,忽视了得天独厚的理论研究平台,缺乏深入的理论思索。较多的失去了各种拍卖资源的发言权、操盘权。因此河南拍卖业应尽快加强拍卖理论的探索,甚至和高校、研究院合作,破解理论和舆论宣传困局。

  拍卖是一个古老的商品交易方式,生命力极强,她在人类历上已经存续了两千多年,特别是现代拍卖方式的生存和发展已在市场上活跃了数百年。其原因就在于拍卖的交易程序是生长在公开、公平、公正,价高者得的基本精神之上的,社会各界都应关心、支持拍卖,拍卖是阳光下的交易!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