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再次面临全球大衰退 并非如此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9-19 01:34 来源: 第一财经日报

   尤里·达杜什(Uri Dadush)/文

  今年第二季度,世界贸易和工业生产经历了2009 年第一季度后的首次下降。美国和欧洲的经济增长都低于预期。美国债务上限谈判以及欧债救助意见的分裂使市场对政策丧失信心。

  我们是否再次面临全球大衰退?并非如此,理由如下。

  首先,新兴市场的强劲增长仍在持续;第二,发达国家非金融部门有强劲的盈利表现;第三,二战后,还没有发生过“双底”衰退,这需要一定的条件才会发生。但这也有可能正在意大利和西班牙的主权债务危机中酝酿。

  还没有确凿证据证明最近全球经济在放缓。大部分私营部门正在努力恢复中。

  房地产行业衰退,特别在美国;欧洲银行业的安全性值得怀疑。发达国家的家庭小心谨慎对待大额借款,害怕失业。这种增长消沉的特点,在大规模金融危机后都十分普遍,并将持续多年。

  还有两个原因使发达国家深陷泥潭:一是世界第三大经济体日本,深受20 年前房地产和股市泡沫影响,目前其政府债务是GDP的223%,而政府赤字为GDP 的10%以上;二是欧元区的主权债务危机,这与欧洲货币联盟机制设计不当有关。

  2009年初至2011年初,出现了经济的周期性以及随经济变化的政策调节。全球经济增长主要由发展中国家支撑,2010 年第一季度,全球增长达到5.9%的新高,由此产生的通胀压力迫使发展中国家调整其货币和财政政策。同时,发达国家在财政压力下削减其刺激计划,预计2011年G20国家的总需求将减少1%。

  总之,当前对经济冲击的主要因素有:欧元危机扩散到意大利和西班牙,这两国的政府债务已经达到3.8万亿美元;利比亚的“迷你石油(mini-oil)”冲击;美国债务上限谈判以及日本大地震。

  脆弱性、周期性、政策调节以及外部冲击是此次经济周期性放缓的主要因素,但他们不足以引起另一次全球经济大衰退。

  此外,新兴市场以及非金融机构利润增长良好,它们是经济增长的源泉。目前发展中国家增长的动力——技术吸收、城市化、结构调整以及投资——都没有减缓的迹象,我们预测这种增长将超过每年5%,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将超过1.8%。

  发达国家非金融机构的金融面良好。据美联储统计,美国非金融机构持有1.9万亿美元现金和其他流动资产,达历史新高。2010年这些机构获利良好, 2011年第一季度更强劲。

  欧洲才是危机的重点。据报告,16个欧洲国家的银行对意大利和西班牙的贷款为1.8万亿美元,对希腊、爱尔兰和葡萄牙的额外拨款为9000亿美元。如果意大利和西班牙违约,对欧洲银行体系将是致命打击,它并非只是政府的风险,包括所有欧洲实体。因此,政策制定者首要目的是遏制欧元危机。(本文作者系美国卡内基和平基金会高级研究员。文章摘编自第一财经研究院9月12日《全球智库报告精粹》第四期)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