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应加速推进欧洲金融稳定安排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9-22 04:20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刘煜辉

  据报道,为应对标准普尔将意大利主权债务评级下调所带来的压力,意大利准备着手改革,提振经济。在标普调低法国两大银行评级之后,惠誉再次警告或将直接下调欧洲银行评级。欧洲银行的风险也开始对中国的银行业产生影响。据悉,多家国有银行已经紧急叫停与欧洲部分银行的外汇掉期交易或人民币利率互换交易。

  近日,罗伯特·蒙代尔说欧元区的问题是“只有债务危机,没有货币危机”。坦率地说,确实如此,欧元区问题是主权的问题。欧元机制要顺畅运行,必须淡化主权的概念。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之所以发生,其根源恰恰是欧洲一体化的不彻底。

  不过,欧洲的银行目前的确面临很大的麻烦。一是欧洲银行危机后的杠杆率普遍高于美国,没有像美国那样由联储大量购买和转移;二是公共债务与银行之间形成负反馈循环,西欧的银行体系累积了南欧国家4万亿美元的债权,每次评级下调引发金融市场动荡,银行资本金面临收缩,银行融资与政府债务相互竞争,致使利率上升,又进一步打击脆弱的银行资本,需要更多资本金补充,银行的流动性压力持续升级。

  更深层面上,金融市场波动与经济的负反馈循环也被打通。银行的流动性压力导致信贷收缩,信贷收缩又会导致投资和消费放缓,投资和消费放缓又会反过来进一步打击市场信心,中长期经济增长前景更加黯淡。

  五大央行为期三个月的注资(在欧洲央行现有的每周美元融资操作之外),将让无法从美国放贷人那里融到美元的欧元区银行在年底前不会出现流动性危机。注资是缓解短期流动性紧张的必要措施,但只能短暂缓解伤痛。资金干涸的问题将卷土重来。

  只有政策制定者果断采取行动,加速欧洲金融稳定安排(EFSF)的实施,弥补银行外围债务敞口减记的损失,才能阻止资金干涸问题卷土重来的发生,稳定市场信心。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