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有悬念,无英雄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9-23 01:25 来源: 第一财经日报

  约翰·勒卡雷的谍战小说以“极不适合改编为电影”闻名,电影《锅匠》中复杂的多线叙事和大断的闪回,不停制造叠加悬念,“不仅考验导演的能力,也考验观众的注意力”

  徐佳

  在过去的半个世纪里,英国人约翰·勒卡雷创作了一系列风行世界的畅销小说,几乎全部以谍战为主题——这是好莱坞常年寻找的流行电影素材,勒卡雷的作品却被公认为“极不适合改编为电影”。22部作品中,只有7部被艰难地搬上了大银幕。

  以间谍为主题的系列电影有很多,比如《007》、《谍影重重》或是《碟中谍》,它们不仅塑造出大量邦德式的间谍英雄,还独立出“间谍片”这一类型。商业主义下的间谍片有自身的逻辑体系和独立的世界观。通常,间谍们都是英俊潇洒无所不能的,在高科技和美女的协助下破获敌方行动,甚至单枪匹马直捣敌方黄龙,拯救世界于危难之中。间谍总是被塑造成简单明了的“正义”化身,总是政治正确,战胜邪恶。

  勒卡雷的作品恰好背道而驰。他笔下的间谍并非英雄,相貌平凡,气质平庸。他架构的故事没有激烈打斗和香艳爱情,只有环环相扣的谜团和冷得刺骨的悬念。

  不久前,这位间谍大师的经典小说《锅匠,裁缝,士兵,间谍》(《Tinker,Tailor,Soldier,Spy》,下称《锅匠》)被搬上了大银幕。该片由科林·费斯和加里·奥德曼等一众英国戏骨主演,自跻身威尼斯电影节竞赛单元后,于9月16日在英国本土上映。

  《纽约时报》评价道,“这是世界上最难改编成电影的小说,它有复杂的多线叙事和大断的闪回,不停叠加的悬念指向一个终极悬念。这不仅考验导演的能力,也考验观众的注意力”。

  啃下这块硬骨头的是瑞典导演托马斯·阿尔弗莱德森。当第一次听到制片人蒂姆·贝万的提议时,他大叫道:“《锅匠》拍电影?这完全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新科奥斯卡影帝科林·费斯却打气道:“以前的间谍片太低估观众的智商了,应该来部货真价实的了。”

  “不要按原著拍摄,也不要重拍电视剧”

  看勒卡雷的电影,最好先读勒卡雷的小说,这是影评人对于《锅匠》观众的一致建议。

  事实上,读勒卡雷的小说也并非一件轻松事。“他可能是自约瑟夫·康拉德以来,最为古怪的英文小说叙事者。他的间谍故事由杂乱的分段情节组成,像陀螺一样在关键情节处不停打转,仿佛作者正在外围精心布局一起谜案。”《纽约时报》评论道。

  而《锅匠》正是最为典型的勒卡雷式谍战故事,其背景被设置在了人心惶惶的冷战时期。英国情报机关“圆场”高层中有一名隐藏的苏联间谍,退休特工乔治·史迈利被征召回来调查此案。他怀疑的对象包括了“圆场”现任的四位指挥官,在设下种种圈套之后,最终揪出了那只隐藏的老鼠。影片的片名“锅匠,裁缝,士兵,间谍”来自英国著名的《鹅妈妈童谣集》,以此作为四位嫌疑者的代号。

  1979年,BBC曾将《锅匠》拍成6小时长的迷你剧。因此,阿尔弗莱德森知道自己必须做出取舍,“我没有能力在一部电影里把原著349页的内容都拍摄出来。”他不想重蹈《女鼓手》的覆辙——1984年,勒卡雷以巴以冲突为背景的小说《女鼓手》被搬上大银幕,票房和口碑皆惨败。评论界戏谑道,导演乔治·罗伊·希尔被困在勒卡雷原著的叙事迷宫中,他希望把小说的细节展示在两小时的电影中,其效果就像在一张餐巾纸上涂满文字一样。

  阿尔弗莱德森面对的难题是,如何取舍小说中那些支离破碎的细节,又不影响悬念的铺陈。

  “当我第一次遇到勒卡雷的时候,他告诉我说,不要按照小说原著拍摄,也不要重拍电视剧版本,因为它们都已经存在了。”阿尔弗莱德森回忆,“我想办法在电影里拍出小说的主题和一些关键性的情节,并表达出我所看到的内容。这就足够了。”

  于是,人们在电影中理所当然地看到片段式的解密叙述,以及闪回和插叙等多线叙事手段。尽管线索零散,但阿尔弗莱德森通过剪辑巧妙地嫁接了各个独立的悬念,并将它们完整串联,最终建立起了一条主线相对清晰的多米诺骨牌。《卫报》的影评代表了英国主流媒体的声音:“这是一部精妙的间谍电影,足以横扫今年颁奖季。”

  在《锅匠》开拍前,英国本土曾经掀起过一阵讨论——起用北欧导演来执导英国人擅长的谍战悬疑片是否合适?金牌制作人蒂姆·贝万解释,“就像我们曾经邀请李安拍摄《理智与情感》、邀请谢加·凯普尔拍《伊丽莎白:辉煌年代》一样,阿尔弗莱德森会给《锅匠》注入一种全新的文化视角。”

  这位曾执导《生人勿近》的导演,将一种来自北欧的简约冷峻带入影片中,这正好可以看作《锅匠》冷战背景以及从冷战中走过的勒卡雷气质的绝妙注解。片中,阿尔弗莱德森透过黑框眼镜、淡黄色老式风衣和高亢的苏联音乐,复原了那个过去的年代。他的电影语言是朦胧、安静和忧郁的,与那个年代的阴冷气质不谋而合。

  反英雄主题

  《锅匠》中的主角史迈利的是英国家喻户晓的“间谍”人物,也是勒卡雷间谍系列的主人翁。但如果你以为他是邦德一样的英雄人物,就错了。史迈利恰好是邦德的反面,他矮胖,老丑,整天穿一套不合身的衣服,以研究德语古诗歌为爱好,妻子对他还有不忠行为。

  勒卡雷采用一种现实主义的态度还原了“间谍”以及间谍所处的险恶环境,这和作者的自身经历不无关系。原名戴维·康威尔的勒卡雷,18岁时即被英国军方情报单位招募,担任对东柏林的间谍工作;退役后在牛津大学攻读现代语言,之后于伊顿公学教授法文与德文,1959年进入英国外交部长期工作。

  因此,勒卡雷笔下的超级间谍多了一层对现实的感悟。《锅匠》中的史迈利,其过人之处不在于敏捷的身手和无敌的装备,而在于爬梳档案的细致,加上有针对性地找当事人谈话,利用强大的记忆力和直觉力,将隐晦零散的线索勾连起来。可以说,史迈利的特点更类似阿加莎·克里斯蒂笔下的大侦探波罗,依靠扎实的“考据”功夫和严密的逻辑思维找出潜伏的“内鬼”。

  小说文本的逻辑决定了电影的整体基调。电影《锅匠》看不到香艳的女郎、华丽的西装服或花哨的对话,更没有子弹横飞的刺激惊险场面。电影的叙述完全依靠悬念和内心的演进而演进,以烘托一种令人不寒而栗的惊悚气氛。

  《锅匠》继承了经典谍战片《柏林谍影》的气质,后者同样改编自勒卡雷的畅销小说。马丁·里特执导的这部电影一开始就以一个长镜头,慢慢地扫过东西柏林的分界线,这里是穿越柏林墙的哨岗,横跨两个世界。电影从骨子里透出一股灰暗阴冷的肃杀之气,也暗示了它和邦德式电影的巨大差别。

  “在真实世界里,我没有遇到过邦德。”勒卡雷自嘲道。他的作品通过描绘了冷冰冰的间谍世界,希望唤起读者的思考——在意识形态的框架里,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间谍是否可以看做“正义”的化身?他所设置的间谍战中,没人是可以信任的,猜疑、冷酷充斥在人与人之间。

  作为一个亲身经历了冷战最前线的人,勒卡雷大部分小说都与冷战有关。到了铁幕降下的上世纪90年代,他写下了最后一部冷战间谍片《俄罗斯之家》,作为对过去的告别。这部电影于1990年上映时,因为柏林墙的倒塌,剧情中所有的调查都失去了意义。这正好点出了勒卡雷的一贯主题:间谍是人,不是被好莱坞电影所误读的英雄。将他们的“胜利”放在历史长河中,是可笑而没有意义的。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