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银川再造塞上明珠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9-24 01:02 来源: 中国经营报周丽敏
访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市长王儒贵
宁夏首府银川风光旖旎,但经济总量却偏小偏弱,2010年全市生产总值为763.26亿元,与内陆动辄几千亿级的城市相比,实属小弟,但不可忽视的是,银川近年来的经济增长速度位居全国前列,每年以高于10%的速度增长。作为西部欠发达的少数民族地区,银川是怎样利用自身资源突破短板,实现快速发展的?为此,《中国经营报》记者专访了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市长王儒贵。
发展特色经济才能凸显自身优势
《中国经营报》:提到城市发展,银川的整体基础还比较薄弱,2010年银川GDP为763.26亿元,不可回避的事实是,银川仍然是老少边穷地区,面对基础薄弱的现实,银川的经济该如何突围?银川市委、市政府发展银川的“经济抓手”是什么?
王儒贵: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转变发展方式,核心的一个内容是调整产业结构,这是一个难题,具体实践要结合当前的实际,要有针对性的、根据实际来调整。
在发展经济方面,银川要走特色经济之路,而特色经济就是发展现代农业。
发展现代农业要先做到发展理念的转变,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结合银川实际,我们在这些年也进行了探索,在发展设施温棚、设施蔬菜、设施园艺、设施花卉等方面走在了宁夏的前列,由于其效益是种植业(种小麦、棉花、水稻等)的5~10倍,农民因此每月增加了至少1000元左右的收入,这就是农业发展方向的一个转变。特别是对于移民地区,贫困地区的老百姓,如果实现了一户有一个温棚,年收入3万元左右,家庭收入就会稳定。全市这些年有20万亩设施农业,给农民带来的增收就是每年农民人均增收1000元以上,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中国经营报》: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是你们结合自己的实际探索出来的一套现代农业发展之路,但只依靠现代农业经济是否会有“力不从心”之感,银川坐拥丰富的矿产资源,在第二产业的发展方面,银川的发展思路是怎样的?
王儒贵:发展工业我们也有自己的优势,我们有羊绒产业、机械制造、煤化工等,银川的煤炭储量是全国前五位。但简单的卖煤是比较低效的,为转变发展方式,银川将拉伸产业链,做煤化工的深加工,从而增加工业的附加值,我们的思路是用科技促进工业增效,提速发展。
这些年我们也做了很多努力,比如以前一吨煤售价是几百元,现在发展了煤化工——甲醇产业之后,煤的身价增加了几十倍。
在羊绒产业方面,过去我们从各个口岸(中国新疆、内蒙古,吉尔吉斯斯坦等)进口羊绒后再进行销售,效益很低,但在组建羊绒集团以后,效益迅速增长,现在银川生产的无毛绒销量已占全国的70%,占世界的45%,世界羊绒看中国,中国羊绒看银川。现在从羊绒加工到精纺再到纺织品,我们都有涉及。这也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如包装、印刷等领域,拉动了就业。目前,羊绒产品的定位就是要走高端路线,羊绒是软黄金,也是一个稀有的产品,一只山羊只能产出几两羊绒,所以我们的羊绒产品必须做成高档,创出品牌,要走出国门。
转变发展方式首先是理念上的转变,是结合当地实际,有针对性的转变,要发挥自身优势和特色产业,拿自己的长处和别人相比,凸显自己的竞争优势。如前述的羊绒产业,就是宁夏的特色经济,发展特色经济才能凸显自己,才能在国际上掌握话语权。
经济发展要因地制宜
《中国经营报》:“十二五”期间,每个地方政府都面临产业升级和发展方式转变的课题,在产业升级方面,有两条路可选择,一是对传统产业再升级,比如你们选择了深耕现代农业;二是发展新兴产业,不过,我们也发现一个不和谐的现象,仔细观察,很多城市的“十二五”规划都很雷同,比如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方面,很多城市出现了产业同构现象,对此,你如何看?地方政府在产业升级方面如何才能避免“为做而做”?
王儒贵:地方政府进行产业升级要结合实际,有一些产业不是谁都能做的,比如,发展新能源,银川可以发展太阳能,发展光伏电站,而南方发展光伏发电就不具备优势,因为西部的日照更长;我们国家地大物博,各地必定会有各自的优势,如发展海洋经济,就更适合沿海地区;在新材料方面也如此,有的城市就没有做新材料的基础和原料,也难以迅速发展起来,所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首先要因地制宜,凸显自己的特色,不能大而化之。
特色城市的“特色”之路
《中国经营报》:银川是西部欠发达的少数民族地区,在城市发展方面,你们的思路是怎样的?
王儒贵:城市化不是简单的一个理论上的数字,需要一个过程,是包含工业化、信息化、农业产业化,彼此紧密相连。
如果没有工业化,老百姓进城后会失业,而要把农民变为市民至少还得一两代人的努力,会遇到理念、习惯、融入的问题。城市发展也是要有特色的,银川是塞上湖城、回乡风情、西夏古都,在西北,我们叫塞上明珠,而这里的水面积却占到城市总面积的10%,这在西部城市是没有的,所以现在恢复湿地,就恢复了它的特色。
银川是回乡风情,银川的回族占总人口26%,是全国唯一一个回族自治区,回族的风俗、习惯必然要凸显,在城市建设里,老城区有一千多栋楼有伊斯兰风格的建筑,标识牌都有中、英、阿拉伯文;另外银川还是西夏古都,因此西夏王陵、西夏博物馆等也使银川的文化底蕴十分深厚。我们这里,人类居住的历史已经有3万年以上,银川是全国101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所以,对于这样一个有特色的城市,我们要因地制宜的发展,银川的许多绿地都是经过人大立法保护的,这在很多城市都很少见。
《中国经营报》:银川的文化底蕴十分深厚,如何让文化助推城市发展,让历史文化也融入到经济建设之中?
王儒贵:在银川,回族占据了总人口的三分之一,怎样把回族文化、黄河文化、草原文化(三面接壤内蒙古)有机结合在一起,发挥各自的优势,互相取长补短,是我们要思考的。回族是一个很有包容性的民族,在宁夏,回族、汉族团结的非常好,而我们这些年的发展就得益于民族和谐、民族团结,体现了胡锦涛总书记所说的各民族相互支持、共同繁荣发展这一理念。
《中国经营报》:在各民族相互支持、共同繁荣这一良好的背景下,银川怎样抓住这个机遇发展自己?银川未来主打的城市名片是什么?
王儒贵:我们提出要建设西部最适宜居住、最适宜创业的城市,成为区域中心城市。银川已经在城乡医疗方面实行了全覆盖,这在西部城市中是第一位。教育也从幼儿园开始抓起,普及到了高中阶段,这在西部城市中也走在前列;教育、医疗这些重大的民生问题上都有很大的进展;在住房领域,我们争取在“十二五”末期,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实现应保尽保。
在生态建设方面,我们通过“六创”促进城市建设,“十一五”时期我们已经取得了全国的卫生模范城市、园林模范城市、环保模范城市、节水型城市、宜居城市等称号。“十二五”期间我们要创全国文明城市和创生态园林模范城市,这比园林模范城市又上了一个台阶,我们还要搞创业型城市,全国创业型城市、全国创新性城市、全国健康城市,还要创联合国人居奖,通过这“六创“在”十二五“末实现“两宜城市”。
银川的 “十二五”规划中提出,要在2015年基本全面实现小康社会。
实习生林小豆对本文亦有贡献
链接
宁夏回族自治区首府银川市,是新亚欧大陆桥沿线的重要商贸城市,位“呼-包-银-兰-青经济带”的中心地段,区位优势明显。
2011年城市建成区面积为107平方公里以上。人口约199万,大部分为汉族,回族约为40万人。2010年银川全市生产总值(GDP)达到763.26亿元,三次产业构成为5.4∶49.7∶44.9。2010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7073元。
王儒贵简介:
回族,1955年2月生,宁夏吴忠人,1978年1月参加工作,1975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宁夏农学院园林系园林专业,大学普通班学历、高级政工师。现任银川市市委副书记、市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