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自主创新需要的自由空间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9-24 01:02 来源: 中国经营报

  埃德蒙·费尔普斯

  中国现在从上到下都在谈通过自主创新实现经济转型。但很多人认为创新是科学界的事,这其实是对创新的曲解。为了廓清这个概念,我们有必要回顾一下现代创新的历史。

  航海大发现、科技革命大大推动了西方的现代化进程,这使得一些经济史学家认为创新就是一些外来的发现和发明。他们认为科学家、航海家的新发现和新发明可以给经济带来一些动力,而且这种创新是外在于经济的。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即认为,在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外来的发现实际上是非常重要的,而经济的一个职能就是找到这些外来的发现,并将其进行商业化的应用。

  科学家肯定非常喜欢这样的观点。因为他们可以告诉政府,你应该给我们更多的钱来支持我们做研发,这样的话,经济就可以不断地向前发展。今天,美国的很多科学家经常会对政府说“你看,现在经济衰退了吧,这是因为你们对科学研发的资金投入不足造成的”。

  事实上,所谓创新并不一定是科学家的发明,而是整个经济发展体系的果实或者说是结晶。创新的第一步是有人提出具有商业价值的新点子,然后需要有企业家愿意去为这些新点子的产品化提供支持。另外,在市场营销方面,也需要有熟练的人员,能够成功地将新产品推向市场,吸引公众的关注。最后还必须有消费者愿意去尝试这些新的产品。在这样的体系中的每一个环节、步骤都取得成功的话,就实现了一个创新。但如果其中有一个步骤没有成功的话,那么这个创新也就不存在了。

  如果某个国家在上述各个环节中都做得很好,这个国家就会更具有创新力。美国就是如此。在1870年~1970年整整一个世纪,美国经济领先于全球,并不是因为应用了一些新的发明,而是更好地激发了社会整体的创造力。

  当然,在全球化的经济体系中,那些社会整体创造力不强的国家,经济也不一定是完全停滞的。因为这些经济体有机会去观察并模仿先进经济体已经证明行之有效的创新方法。西欧在1955年之后,非常快速地去赶超美国,就是因为美国的经济中有很多“低垂的果实”,有很多创新的方法和实践。西欧只要将这些模仿运用到自己的经济体中,就可以大跨步地去赶上美国的步伐。

  回顾中国近些年来经济增长有多个驱动因素:更多的劳动力在出口加工型企业工作,形成出口型经济;收入的提高,使得社会有更多的资金来支持新的投资,推动了经济快速增长;另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大量模仿和借鉴海外的创新。

  但是,海外的创新已经应用得差不多了,从上世纪70年代进入衰退以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也许不会再有更多的创新了,未来中国想要继续保持经济的快速发展,就必须依靠自己的资源、创造力、想象力和冒险精神来进一步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中国要迈出创新的步伐,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激发社会的创新力量。我们知道美国在创新领域长期保持领先地位,并不仅仅依靠少数像爱迪生这样的大发明家,而是靠成百上千万充满活力、具有创新精神的美国人的力量。

  哥伦比亚大学的理查德·尼尔森教授研究美国医疗体系的变革发现,过去30~40年美国在医学科学上的巨大进步或者说巨大的发明,基本上是零,但是美国的医疗体系发生了非常大的发展和进步。这种进步更多的是因为数百万的医生、化验室工作人员,通过不断尝试新的医疗方法取得了巨大的成果。我认为,中国亟须激发广大的普通劳动者或者说中国人民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因为创新绝不仅仅科学家的事情,每个人、每个企业、市场中每个环节的创新决定了国家的创新能力。

  这首先取决于教育观念的改变。美国社会总会不断涌现一些创新型的人才,比如史蒂夫·乔布斯、马克·扎克伯格。这得益于美国教育鼓励创新和个性自由发展的环境。有人告诉我,中国的年轻人像看科幻片一样地看《社交网络》这部影片,这当然有些夸张。但我想强调的是,中国教育可能太强调纪律性,束缚了年轻人的创新,我希望未来的这种教育体制能有所改变,给他们足够的自由。

  根据埃德蒙·费尔普斯教授在成都“创新·产业·责任——民营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研讨会上的演讲及会后采访整理而成,未经本人审阅。整理:马连鹏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