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央企百亿增持难令熊市回头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9-24 01:04 来源: 中国经营报李壮
9月21日,如同死一般沉寂的沪深股市突然迸发出活力,两市央企概念股票集体“暴走”,推动大盘暴涨65点,创出年内第二大单日升幅。
统计显示,当日两市涨幅超过5%的央企概念股近30只,其中东方电气(600875.SH)、中国南车(601766.SH)、中国北车(601299.SH)三只央企增持概念股的表现尤其抢眼,东方电气早盘直接跳空高开近4个点收盘涨幅超过7%,铁道交通南北双雄股价盘中升幅一度超过8%。
长江电力(600900.SH)、中国石油(601857.SH)两大超级权重股,早盘11:20几乎同时出现大手笔买单,拉动股指一举突破2500点整数关。值得关注的是,这两只央企股票前期先后发布了大股东增持公告。
2008年,央企增持概念股引领A股市场走出全球金融风暴的阴霾,时隔三年之后,这支国字号护盘大队能够再一次带领大盘摆脱美债危机的泥潭吗?
百亿增持泥牛入海
近一年以来,股票市场持续低迷,央企类上市公司股价持续走低。以中国石油为例,2007年上市开盘价格48.6元,而目前股价不足10元。长江电力目前股价仅为6元出头是上市以来的最低价格区域。中国南车、中国北车今年股价均出现大幅下跌,目前股价与年初最高价格相比接近腰斩。
面对二级市场的窘迫局面,部分央企上市公司推出了大股东增持方案。
9月15日长江电力公告称,自2009年9月28日至2011年9月13日近两年时间内,公司控股股东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累计增持(含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公司股份8.25亿股,占公司总股本的5%,动用资金超过20亿元。
中国石油、中国南车、中国北车、东方电气等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也先后抛出增持计划,为市场打气维护股价稳定。
据北大金融与投资课题组数据库统计显示,近一年,央企类上市公司公告的股票增持计划累计资金金额超过100亿元。然而大股东的救市动作没有在二级市场掀起多少浪花,多数被增持的央企股依然持续下跌。
北大金融与投资课题组执行组长王志勇表示:“最初的央企集中增持动作出现在2008年9月。当时受到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股市从6000点一线跌至1600点的水平,大量央企新股破发,而央企做空也被认为是导致股市下跌的最直接动力。当时国资委主任李荣融公开鼓励央企进入二级市场回购股票,沪深两市也受这一利好消息的影响,在1600点筑底反弹最高回升至3000点以上的水平。”
今年二季度以来,经过美债危机的洗礼,股市回落至2400点一线,市场环境与2008年金融危机相接近,央企大股东增持动作是否也是股市的阶段筑底信号呢?
对此,王志勇表现得态度谨慎,“虽然外围环境与3年前较为相似,但与2008年相比,央企公司增持行为的一致性却不够协调。2008年国资委可谓一呼百应,几乎所有的央企都在当年9月至11月这个集中的时间段内推出了增持计划,一方面集中的增持行为直接推高了指数,另一方面行动的一致性凝聚了市场的做多人气。”
“现在的情况是,增持动作不够集中。像长江电力是在两年内将增持计划逐步实施,虽然合计金额数量惊人,但在股市持续下跌的背景下,增持股份就像泥牛入海,无法阻止股价的走低。中国石油大股东在5月25日一天就增持了3000多万股,可股价该跌还是跌,增持反而成了短线资金出逃的理由。”
王志勇进一步表示,“国外市场,大型企业回购动作多选择在股价极度低迷的时候,回购股票进而注销股份,以增加大股东持股比例,进行缩股的同时提升股票业绩,历史上像IBM等著名公司都进行过大比例回购。国内市场,所谓的回购增持更多是一种象征意义,就是给市场一个股价见底的信号,2008年国资委掀起的回购浪,更像是一种行政手段,而非市场行为。很多公司,2008年入场回购的股份,目前都处于套牢状态。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现在央企增持回购,风声很大,给市场带来的雨点却很小了。”
那么,9月21日,央企板块的集体异动又该如何理解呢?
王志勇认为,“9月21日当天,虽然不能排除有央企入场增持的可能,但几大央企联手同步增持的概率几乎为零。这几只股票的联动走高,应该理解为长期弱势环境下的市场行为,是否国家队资金入场仍然有待观察。”
减持浪潮依然汹涌
一方面是央企大股东发出增持公告稳定股价,另一方面手握解禁限售股的众多其他股东却在争先恐后的抛售。
据北大金融与投资课题组数据库统计显示,目前两市央企及央企控股上市公司约有240家,其中80%公司股价处于近3年股票价格的低位区域,部分央企股票价格甚至处于历史最低区域。即便价格如此之低,也难以调动大股东以外其他股东的持股热情。
央企国投新集第三大股东安徽新集煤电有限公司,在今年8月18日一天就通过大宗交易平台减持国投新集超过8000万股,而从限售股解禁以来,安徽新集煤电有限公司累计减持国投新集股份高达1.2亿股,套现金额超过15亿元。
老牌水利建设类央企葛洲坝(600068.SH)也遭到第三大股东建设银行的持续性减持。建设银行称,建行自2010年11月11日至2011年7月12日,累计减持葛洲坝股份3530.20万股,这期间葛洲坝股价大幅下跌近50%。
据北大金融与投资课题组数据库统计显示,近一年间遭受减持的央企类上市公司超过30家,而同期收到大股东增持通知的上市公司仅为10家。
被称为金融央企的银行类上市公司,虽然在A股市场波澜不惊,在H股市场却遭受重创。8月底建设银行公告称,美国银行大比例减持公司股票,美国银行清仓近半数建行股票。社保基金公告,也在8月底大量减持了工商银行和中国银行的股份。
然而面对其他股东连续减持四大国有银行股份,号称“金融国资委”的四大国有银行控股股东汇金公司却是岿然不动。
一位券商人士分析认为,“在2008年央企回购股票的浪潮中,汇金公司打响的是第一炮,率先增持旗下银行股份,以银行股为代表的金融板块对恢复市场信心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港股市场大比例抛售银行股期间,市场曾疯传,汇金公司将在A股H股两地同时实施增持计划,然而至今汇金公司却没有丝毫增持迹象。市场普遍预期,外资行可能继续抛售中资行股份,汇金公司入市回购风险较大,所以才保持观望。”汇金公司的观望态度恰恰是整个“央企回购团”的一个缩影,在观望中A股持续走低,而难现2008年国资委一呼百应的盛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