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王振峰:中国版“次贷危机”中有多少“权力”涉入?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9-29 06:00 来源: 中国经济网

  温州永嘉龙头民营企业顺吉集团董事长施顺吉夫妻举家潜逃,数日后被警方抓获,夫妻二人虽因涉嫌集资诈骗被拘留,但13亿巨资仍下落未明。而13亿巨资的债主,相当一部分是永嘉当地有一定级别的公务员。(9月28日 新华网)

  近一段时间,温州一大批有信誉的企业,甚至是当地龙头企业因资金断链而陷入了“倒闭潮”,而同样是因为资金短缺,举债之后因无力偿还而“跑路”的温州老板也越来越多。民间借贷,资金短缺,两个问题像尖刀一样刺向中国民营经济最活跃之地,让人分外担忧。

  对温州的民间借贷之风,很多人并不清楚有多严重。根据人行温州支行新近公布的《温州民间借贷市场报告》显示,温州民间借贷极其活跃,有89%的家庭个人和59.67%的企业参与民间借贷,整个民间借贷规模高达1100亿元。有人把温州的民间高利贷困局比喻成中国版的“次贷危机”,其教训和警示确实值得深思。

  民间借贷暗藏诸多风险自然不言而喻,如今权力“涉入”更是让人忧心。按照我国法律,高利贷行为不受保护,而公务员作为国家公职人员参与其中,无论党纪国法都是不容的。公务员充当起民间高利贷债主,这种特殊身份的“借贷”关系是否合适我们暂且不论,但有两点甚为关键:第一,公务员放贷,钱从哪里来?这些钱是否是合法渠道所得?第二,权力的介入,是否会陷入“权力通吃以自肥”的潜规则之中?

  如果再由温州公务员放贷推及全国,一个让人胆战心惊的问题是,全国民间高利贷乱象中到底有多少公务员在参与?介入程度有多深?极其恶劣的利益链条当中到底有多少“权力”涉入?这些恐怕一时还很难统计清楚。与此同时,当“人民公仆”靠着“炒钱”追逐利益的时候,到底还能有多少心思想着人民利益,也成了一个尖锐的疑问。

  权力放贷,不是什么好事,甚至是危害金融健康和社会稳定的恶劣因素之一。今年年初,温州市龙湾公安局在侦查周某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时,发现债主名单中的人均为当地司法机构人士。在整个事件中,作为国家公务员的多名债主在充当“高投入高回报”的投机“掮客”之时,利用公权利,通过坑害百姓、损害国家利益自肥。而且,那些公务员们动辄几千万的资金是从何而来,至今都还是一个谜。

  饮鸩止渴的高利贷游戏迟早是要崩盘的,击鼓传花总有鼓声骤停之时。当那一天真的来临,它所影响的绝不仅仅是金融体系和货币政策的稳定,更关乎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警钟已经敲响,当我们在应对民间借贷危机的时候,也需要分出一点心思好好查一下高利贷乱局中有多少“权力”在参与。我们希望这个谜底尽早揭开并加以处理。(王振峰)

  中国经济网评论频道正式开放网友投稿,原创经济时评可发至cepl#mail.ce.cn(#改为@)。详见中国经济网评论频道征稿启事

  

  

  相关新闻:

  温州高利贷主携13亿潜逃被抓 八成债主为公务员

  

  温州老板逃跑系资金链断裂 多米诺效应开始显现

  

  相关评论:

  

  老板频频“走佬”引发多重反思

  遏制温州老板“跑路”还需为其“找路子”

  温州老板“跑路”跑不出“体外金融”之路

  老板“跑路”搅动民间借贷的一地鸡毛

  谭浩俊:民企老总出逃 留下的疑问谁来解答?

  (责任编辑:王国信)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