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人民币分币发行简史:流通领域日渐式微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9-29 11:39 来源: 中国经济网

  人民币里最早出现分币币种,是在1955年3月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第二套人民币时。当时发行了1分、2分和5分三个币种,对应的主券色分别为茶色、蓝色和墨绿色。后为了便于流通,国务院下令发行与纸分币等值对应的硬币,从1957年12月开始使用。

  这也成为了分币的惟一版本。之后陆续发行的第三套、第四套、第五套人民币,都未再出现新的分币版型,现今市面上流通的分币版型,都来自于上世纪50年代的第二套人民币。

  根据人行公布的数据,1998年全国市场货币流通量为1.12亿元,而2010年年底,这个数字已达到4.23万亿元。总货币量在十三年里翻了近三倍,始终未大量发行的分币所占比重自然大大下降。从2003年7月1日开始,中国人民银行在发行库对分币实行了只收不付。2006年5月31日,分币的市场流通量仅为6.3亿,占流通中人民币总量的0.02%。

  2007年4月,人民银行宣布纸分币停止流通,同时表示,“考虑到分币在银行、超市、医院、税收、电信等部门尚有一定数量的客观需要”,仍保留硬分币的流通。

  一直以来,分币在流通领域日渐式微,其相对价值和功能也越来越小。不过,2009年,市面上曾出现一批新铸造的1分硬币。这批硬币数量不大,加上罕见,出厂后很快在收藏市场上被炒到了五角钱甚至更高的价格。但如今除了收藏市场和极少数有分币库存的超市以外,也已经很难见到这批1分硬币的踪影了。

  (责任编辑:符仲明)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