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德·哈特与军事作品翻译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9-30 01:23 来源: 第一财经日报莫枫
英国军事理论家、战略学家、历史学家李德·哈特原亦记者出生。一战后多年,他从事军事记者职业,并有机会在二战末期与德军被俘将领深入交谈,遂成《山的那一边——被俘德国将领谈二战》一书。哈特发现,这些曾作为对手的叱诧风云的人物,并非如英国人想象的那种是铁血特质的普鲁士军人,相反,如德军元帅伦德施泰特是一个恭谦有礼、举止得体、不乏幽默感的绅士,哈特觉得这些人应该作为银行经理或工程师出现在会议桌前。相反,盛气凌人、骄横跋扈的是那些年轻狂热、靠投身纳粹获得政治资本的军官。
当然,这些让人转变观念的事实,对中国人来讲并不太陌生。《山的那一边》的意义,因此更多是在细节的展开上,看李德·哈特如何从专业的角度叙述、分析德军之败。
哈特开篇就修正了一种观点,“德军的一切灾难均归咎于希特勒,德军的一切成就则归功于德军总参谋部。”他根据自己的研究和德军将领的描述,判断希特勒的军事指挥才能并非如战时宣传和战后批评的那样,简单以失去理智的疯子、胡乱指挥定论。哈特历数了希特勒的优缺点,这一切在德国陆军元帅曼施泰因的回忆录里有更详细、透彻的内容。《曼施泰因元帅战争回忆录》(或《失去的胜利》)里专有一章写希特勒的军事才能。哈特与曼施泰因,在对希特勒的看法上有很多重合,比方说,希特勒特别执迷于军备的生产数字,你跟他谈论当前战局的困难,他一直滔滔不绝地将这些数字报给对方听。希特勒在出其不意的战略攻击上,被很多德军将领称赞,尽管他们也会说出他一箩筐的错误。总而言之,给希特勒的评价是,天才般地具有战略直觉,“缺少的是建筑在经验基础上的军事能力”(曼施泰因语)。希特勒给人的形象是一个孤注一掷的赌徒,不怕冒险,但当双方已经在战场上打过交道,拥有更多情报和经验的时候,对于可以预计发展趋势的战局,希特勒不再敢进行战争初期的冒险,其原因在于独裁者忌惮一个大的军事失败会击溃自己的威望,使民心丧失,政权摇摇欲晃。
全书分为三大块内容,谈论几个德军明星将领、论希特勒的崛起和装甲部队的发展,依照时间秩序评论各大战役和战场。其中第二部分内容很轻。读毕此书,众口杂音,错误的、片面的信息同时存在。但哈特的魅力在于,能与这些被俘者彼此很技术性地聊军事上的得失,哈特文明对待被俘者,被俘者亦畅所欲言,无需唾面自干,无需按照一个固定僵化的思维模式将自己贬得一钱不值,将失败看成因违背时代和公理而显得理所当然。
近两年,上海人民出版社持续出版了李德·哈特的四本书,依次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史》、《战略论:间接路线》、《第一次世界大战战史》,以及这本《山的那一边》。此前《山的那一边》曾由新华出版社于2010年9月出版,题为《山那边:第三帝国败军之将的沉浮与战争叙述》,翻译水准被人诟病很多。新版的翻译,读之还过得去,但明显的,军事术语上有一些错误以及未按照大陆约定俗成译法的术语称呼。
由此可见,书籍翻译问题已成为当下出版业的沉疴,以我算不上专业的视野和水平,在读过的国内翻译出版的军事书籍中找出优秀作品,大致分为两个方向,一是台湾军事学者钮先钟的作品,曾被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引进过一部分;二是军事科学院、总参翻译局在八十年代中期前翻译的书,如美国军事理论家米切尔的《空中国防论》,译者为空军指挥学院研究员李纯和教授华人杰,主译者李纯说自己是退休后花了半年时间译完这部14万字不算厚的作品,再版时又经过译者修订。
而李德·哈特此套书中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史》和《战略论》为钮先钟所译,翻译质量最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