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激发共生感 ——佳能的 CSR心理战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0-09 03:32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苏醒;张丁
影像的力量不在于阐述复杂的逻辑,而在于直截了当的震撼。
长于影像呈现能力的佳能中国将自然与文化的古老、精妙、令人敬畏、脆弱、孤寂与悲剧之美,统统以影响的力量呈现在公众面前,唤起公众对环境保护与文化传承的关注,作为全球领先的生产影像与信息产品的公司,也基于佳能在记录影像上的能力优势所设计出的独特的公益模式。
2011年8月,一群来自全国各地的大学生,扛着长枪短炮似的照相机,聚集在广东省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他们是第三届佳能绿援使者。来自全国高校的10支摄影技术精湛的团队在保护区的核心区域徒步穿越8公里,将“正在吸血的蚊子”、“沿途蜘蛛和它的天罗地网”等呈现天然之美的种种影像记录下来。这些影像资料将被捐赠给保护区,以及在各自的校园举办小型影展,传播环保理念。
“绿援使者”活动创建于2009年,佳能中国与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合作,通过协助对环保摄影有兴趣的大学生走进生态保护区,用影像记录生态环境,在公众中普及保护与适度开发的可持续发展模式观念。及至今年,共有272所高校大学生组成的516支团队报名。最终由专家团从团队组成、专业背景、摄影技术、公众得票数等几方面选出10支团队。
在活动过程中,佳能中国为入选团队提供有关野外生存、影像技术、装备使用等方面的培训和支持,并邀请专业生态摄影老师对大学生进行现场指导。
“绿援使者”是佳能中国影像公益战略的一个组成部分,佳能集团崇尚“共生”理念,忽略文化、习惯、语言、民族等差异,努力建设全人类永远“共同生存、共同劳动、幸福生活”的社会。以此为基础,佳能中国将集团的企业社会责任战略结合中国本土国情,拟定了“影像公益”的核心议题。
在项目的选择方面,佳能中国设定了以呈现震撼心灵的原生态之状来的表达策略。
例如,初期的“野生动物摄影师训练营”项目,通过培养中国的自然生态摄影师,改善我国生物多样性丰富但影像记录匮乏的现状。“百所希望小学影像·希望之光”项目,则旨在用影像提高儿童认知能力和社会化发展。
其中,最能够展现影像对人们心灵震撼力量的莫过于旨在保护文化传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2009年开始,佳能中国对羌族、苗族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陆续进行了数字化记录和保护,充满民族文化的手工艺、戏剧等等,都以影像的形式被永久的保留下来。2011年7月下旬开始,由佳能(中国)有限公司发起的“白族、傣族、彝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影像数字化保护”项目组深入云南省4个自治州的30多个市、县。民族学、人类学、社会学、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及影像专家耗时2个多月,用尖端影像技术全面系统地记录了最具代表性的白族扎染、傣族孔雀舞及彝族烟盒舞、火把节四项非物质文化遗产。
少数民族文化的核心是通过民俗、舞蹈、服饰、手工技艺等构成的视觉语言,音律语言,肢体语言传承至今,它们互为补充,交织融合,缺一不可。然而,这些宝贵遗产却高度依赖人与人之间的传承,极其脆弱。现代文明的侵入和生活方式的巨变,使得这些人类文化的精粹正在快速的消逝。影像,正是记录与保护它们最好的方式。
在此次影像记录期间,项目组将深入这些古老民族的腹地,访问6位国家级传承人,12位省、州级传承人和200多位文化持有人。影像记录了各项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的流程、分解动作、舞蹈阵型变化以及技艺的历史背景、时代沿革、目前现状、传承情况等完整的数据资料。
这些记录不仅巨细弥遗,而且优美震撼。拍摄结束后,经过后期整理,最终将形成《白、傣、彝族动静态非遗影像数据库》,捐赠给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和云南省文化厅,成为未来保护性研究和传承的宝贵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