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对话邵凯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0-12 10:52 来源: 《中关村》

  Dialogue with Shao Kai

  文  本刊记者 程桔华

  摄影  白友华

  《中关村》:从全球范围来看,中国IT服务业目前最缺什么?

  邵凯:总体来讲,有两方面的事情全行业需要特别关注。一是,企业必须要有三五年以上的规划。三五年之后客户会从你这儿得到什么?你的服务能力达到什么水平?行业地位是靠前了还是靠后了?二是,企业要参与到行业和社会,要建立诚信体系。“诚信”这两个字耗了中国人很多钱,成本极高。在中国做生意,甲乙方双方建立信任,投入的时间和金钱的成本相比先进国家和地区是相当高的。客户之间的关系、供应商之间的关系,客户与供应商之间的关系,现在很辛苦,成本很高。中国IT服务企业真正把精力放在客户需要的比例占整个项目和服务周期的投入还不够。

  《中关村》:您认为中国应发展什么样的软件外包企业?

  邵凯:中国已是一个经济大国、制造业大国,而要成为世界经济强国,则必须拥有一批世界一流的品牌。对于正处于蓬勃发展的中国软件外包产业而言,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软件外包企业将是走向世界市场的敲门砖。

  《中关村》:目前我国IT 服务企业自主创新亟待解决的问题有哪些?

  邵凯:产业结构影响IT整体竞争力并限制发展空间;国际IT巨头盘踞,控制IT割据,压制中国公司取得突破;行业规范不完善,导致一定规模的恶性竞争;企业综合经营成本提高,限制自主创新的资金投入与技术应用。

  中国本土企业需要专注“个性化IT服务”,加快自主创新。中国企业发展的关键是要从现在经济发展的需求起步,采用后发技术优势,立足中国这个世界经济的地区优势。要进行核心技术研发创新;要不断提高IT服务能力;要持续开展管理创新。在业务模式、管理模式、技术水平、管理能力上实现突破,逐渐跨入外包产业链的高端,打造中国特色、与时俱进的软件外包和IT服务产业。

  《中关村》:目前发包商青睐什么条件的接包企业?在发包采购中如何取胜?

  邵凯:我们在为客户提供服务的过程中,学习到:

  第一是发包企业会考察接包企业在某一领域是否具有很深的专业知识,如果没有专业知识也就意味着没有机会。

  第二,合理的成本结构会赢得长期的胜利,因为这样能够确保客户长远外包战略的实施。

  第三,很多企业经历国际金融危机之后,都在制定新的发展战略,如果接包企业能够对发包企业在战略发展上有所帮助,将会获得更多的商机。

  第四,信守合同,特别是要严格遵守知识产权和信息保密条款等。

  《中关村》:瑞友科技在竞争激烈的IT服务业发展到今天,有何心得?

  邵凯:第一是聚集人才、技术和知识,持续加强能力建设,专注主业。一个能提供优质服务的公司必须能够聚集合适的人才,拥有很强的服务能力。

  第二是通过管理和创新,追求客户的满意度和质量标准的不断提高,以及自身的进步。

  第三要追求合理的利润,确保客户的长期利益和我们自身的稳定发展。通常情况下,大家会认为企业获得的利润应该是越高越好,但我们强调的是合理的利润,确保服务质量,并与客户实现双赢并长期合作。

  第四要为员工创造相对稳定的、提升能力、有发展空间的环境。

  我相信,只有员工有了比较高的满意度,他们才会专心地服务客户,才能提升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

  第五要承担起应尽的社会责任。我希望在我们的企业中建立友善、诚信、合作、社会责任感等正面的价值观,潜移默化地影响员工,塑造员工,然后员工到社会中,到家庭中,再影响别人,进而为营建和谐社会做一点点贡献。

  《中关村》:您蝉联了两届“中国服务外包十大杰出贡献人物”奖,您如何看待中国IT服务产业的未来?

  邵凯: 从IT 服务行业整体来讲,我国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有待提高。目前概念下的IT外包企业缺乏在国际市场上的核心竞争力,处于外包产业价值链的下游,很多局限于低端业务诸如单一的编码、测试和本地化,甚至只简单提供技术人员的派遣服务,而在IT咨询、软件产品的工程化研发和IT系统维护等需要核心技术支撑的高端服务领域鲜有实力,缺乏长远发展潜力。

  我国将在“十二五”期间重点扶持服务外包行业,不仅确定了21个示范城市,而且制定了财政、税收等方面的优惠政策。不过,据统计,全球70多个国家都在扶持这个行业,在全球范围赢得这场竞争似乎并不容易。

  中国具有繁荣、稳定的经济环境,强大的内需市场将成为IT服务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IT服务业在国内是朝阳产业,近几年经历了高速发展,中国IT服务业发展的市场空间将更加广阔。科技创新和IT服务被视为重振经济的重要手段,中国IT服务市场仍有大量的需求可以期待,国内市场仍将持续放量。

  通过技术、服务、应用及商业模式上的创新,部分中国服务外包企业将逐渐建立自己的价值优势和核心竞争力,从而跨入外包业务产业链高端并引领发展,中国的IT服务产业应该成为中国乃至全球的重要经济成员。

  《中关村》:IT产业未来的竞争格局会怎样?瑞友科技在此格局当中将充当怎样的角色?

  邵凯:这个产业在可见的未来,5—10年仍然是那几大IT服务厂商占据非常重要的全球市场份额和地位,比如说IBM、埃森哲、惠普、NEC等,中国也有一些企业,像瑞友科技、东软和神州数码等,在IT服务方面也会有自己的地位和价值,会形成一定品牌效应,直面国际巨头的竞争,在中国市场上取胜,在国际市场上慢慢取胜。有些企业会考虑长期的发展,从能力上投资和技术上投资,最后形成中国第二次概念股。有技术含量的、有能力的,能够为客户创造价值的这批企业将代表中国IT产业参与新一轮社会竞争。中国的企业很勤奋,中国的企业家也很辛苦,我相信天道酬勤,只要努力就会有回报。中国这一类公司会冒出来,我希望瑞友科技是这类公司之一。

  《中关村》:未来10年中关村要实现10万亿总体收入,那时瑞友科技会是什么样的规模?

  邵凯:瑞友科技遵循科学、健康的发展理念,10年后也应该是一个很有规模的公司。但瑞友科技对数字的强调是第二位的,我们更强调客户的满意度、员工的满意度和企业的竞争力。我们强调先做强再做大,我们强调可复制的发展,强调乘法,而不是加法。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