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摩根大通李晶:CPI指数将进一步放缓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0-14 18:23 来源: 财新网

  【财新网】(记者 张宇哲)国家统计局10月14日发布数据显示,9月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同比上涨6.1%。摩根大通中国区全球市场业务主席李晶表示,这与其预期相符。由于预期占 CPI组成约 30%的食品价格将会松动,加上基数效应的影响,中国的消费价格指数应将进一步放缓。

  中国 9月份的生产者物价指数(PPI)同比上升 6.5%,低于市场预期,这较 8月份的同比增幅 7.3%出现回落。由于经济增长放缓且商品价格下跌,中国的 PPI应会继续走低。中国国家统计局的采购经理人指数投入物价成分在 8月份上升后,于 9月份下跌至 56.6,缓和了市场对制造企业所承受价格压力的忧虑。

  食品价格的快速增加,信贷的过量投放以及住房价格的攀升,导致了今年年初的高通胀,而这些因素已出现放缓的趋势。随着各项通胀指标的持续放缓,中国政府很可能暂缓目前的货币紧缩政策。李晶认为,今年余下时间,政策的重心将会转至稳定GDP增长和就业率,并致力于调整中国经济结构的不平衡以及缓解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题。

  本周早些时候,国家发改委将汽油及柴油的指导价格下调了 3.5%。由于燃料价格约占消费价格指数的 10%,此举将有助于减轻部分通胀压力。油价上一次的调整还要追溯至去年4月,当时的成品油价格上调 5%至历史高位。不过发改委近日已表示,其正着手改革成品油定价机制,以更好地反映市场状况。

  中国政府宣布之前在部分地区试点推行的原油及天然气资源税,将于11月1日全面推广至全国,税率为销售额的5%至10%。这个酝酿多年的改革方案,在早前曾因决策者对通胀的忧虑而一度推后。

  资源税于去年夏天率先在新疆试点,随后在去年12月扩大至另外11个西部省份。焦煤及稀土亦将被开征资源税,除此之外,政府表示征税对象还可能扩大至其他资源。李晶指出,尽管生产商可能将额外成本转嫁至消费者,但此举仍将有助于提高能源效率及为省级地方政府创造财政收入。

  在李晶看来,通胀推动因素之一的房价已开始放缓,如果政府的紧缩政策没有任何重大改变,在未来的数月可能将出现下跌。国内主要城市于9月份的销售额已较7、8月份的水平下跌,并在10月黄金周期间进一步陷入低迷。流动性收紧、供应增加以及宏观经济不明朗等因素已对市场情绪造成不利影响。目前部分人士估计,为了推动销售量,开发商可能需要降价15%-25%。 住房成本(即按揭及公共事业开支,但并非实际的房屋销售金额)占消费价格指数的19%。

  尽管政府的货币紧缩计划在控制流动性方面已取得一些成效,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意料之外的负面影响。雇佣了中国80%左右劳动力的中小企业很难获得银行贷款,而其中部分公司已被迫转向地下钱庄借入高利贷。在温总理于近期考察温州发表讲话后,国务院公布了一系列措施为中小企业提供支持,包括将小型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下调至相对较低水平以及上调小企业的征税门槛。温总理亦要求银行提高对小企业不良贷款的容忍度,并允许小企业发行更多债券。

  李晶认为,由于控制通胀仍是政府面临的最主要问题,这些举措仅是为支持中小企业而采取的应对措施,而非中央决定普遍放宽当前的货币政策。自去年 10月份以来,中国人民银行已5次上调基准利率,并9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尽管预期央行不会进一步缩减银根,但在政府能有效调控通胀之前,短期内应不会作出放松之举。■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