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警惕欧债危机向全球扩散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0-14 18:57 来源: 中国联合商报

  CUBN记者 孙先锋 北京报道

  就当救助欧债危机利好政策频出的眼下,似乎依然难挡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全球扩散的威胁。

  “雷曼兄弟倒闭刚刚三周年,没想到全球经济又被打回到原点,但与上次不同的是,债务危机向金融危机演化,可能让这次情况可能变得更加糟糕。”国家信息中心世界经济预测部副研究员张茉楠对《中国联合商报》表示。

  在她看来,欧洲银行业“系统性风险”正在向全球扩散,金融市场各关键指标已表现出与次贷危机时期相似的走势:各国国债收益率屡创新高,欧洲各银行的CDS价格接近2008年金融危机时期水平,欧元/美元基准掉期利率出现严重恶化,欧洲银行在美元融资市场上压力陡增。由于金融风险的传染性,银行业风险可能加剧主权债务风险,并波及其它地区和国家的金融体系,如果不能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甚至不排除引发新一轮金融危机的可能。

  多年来,欧洲核心国与边缘国之间一直存在着极强的债务链关系。由于西欧等国是其他国家主权债务的债权国,欧债危机直接暴露了西欧各国银行输出资本的风险。欧洲银行业持有的欧洲主权债务风险敞口极大,前期的“区域规模效应”,正演变为“系统性风险效应”。

  国际清算银行数据显示,2010年底,欧洲银行业持有1363亿欧元的希腊总债务,其中60%以上由法德两国银行持有。根据欧洲银行业压力测试,德法两国银行业在希腊国债的暴露头寸,分别达到了银行一级核心资本的12%和6%。此外,法、德银行业还分别持有爱尔兰、意大利、葡萄牙和西班牙的债务资产,总量为5898亿美元和4988亿美元。

  令市场担忧的是,风险还不止于此。欧洲银行业还通过发放商业贷款以及银行间拆借市场等方式,加大了银行业相互之间的风险传递。金融危机以来,欧元区国家银行向债务危机重灾区国家的机构和个人,发放了大量住宅抵押贷款、小企业贷款、公司债以及商业房地产贷款。

  截至2010年底,法国最大的四家银行向葡萄牙、爱尔兰、意大利、希腊和西班牙的机构和个人,发放了总计近3000亿欧元的贷款和其他债务;德资银行共向希腊、爱尔兰、意大利和西班牙借款人发放了1740亿欧元商业和零售贷款。

  近期,复苏乏力的欧洲债务国家已经越来越难以振兴经济并承担债务,而不断收紧的商业信贷,也让这些国家的经济雪上加霜。再加上德法等核心国家经济突然失速,欧洲经济二次衰退风险加大。“在经济衰退和债务升级的恐慌情绪已推高欧洲银行间拆借利率,并导致银行间互不信任情绪增强,市场担心银行系统性风险即将爆发。”张茉楠表示,令人担忧的是,3个月欧元银行同业拆借利率与隔夜指数互换利率之差,已经升至2009年5月以来的高点。

  数据显示,2011年欧洲银行业将有5400亿欧元债务到期。另一方面,今明两年高债务国面临巨大融资压力。2011年至2012年,各高债务国政府到期债务规模都比前几年明显扩大。将存量债务在2011年至2012年的到期规模,与2009年至2010年的老债到期额相比,爱尔兰的增幅高达151%;德国的增幅也超过100%,达到105%;希腊的比例为87.5%;西班牙、法国、葡萄牙、意大利的增幅,也分别高达46.8%、30.7%、22.4%和12.4%。

  除了到期债务以外,政府融资需求还包括财政赤字。根据IMF公布的数据来计算,日本、美国、希腊、意大利、比利时、葡萄牙和法国,2011年至2012年政府融资需求与GDP比率的平均值分别为54%、27%、25%、23%、22.5%、21.3%和20%。在债券市融资已经饱和的情况下,银行业与主权债务之间形成了极大的融资竞争。

  张茉楠认为,银行体系流动性枯竭和融资困境,也破坏了金融部门救助欧债危机的能力。近日,随着芬兰政府与希腊政府为第二轮金援提供担保达成协议,奥地利、荷兰与斯洛伐克等多个欧元区国家,先后要求希腊为新救助贷款提供抵押,各国政府救助希腊的成本和门槛越来越高。

  她指出,如果银行业融资受困,银行业现在的流动性枯竭,很可能导致金融部门债权人参与救助希腊计划的流产。受此影响,近日,欧洲央行、美联储、日央行、英央行和瑞士央行已经采取协调行动,安排期限为三个月的美元流动性操作,缓解美元融资难题。

  显然,随着主权债务危机升级,常规融资来源供应减少,未来融资可能会变得更加困难。“由于眼下应对危机的政策空间有限,全球经济可能面临比2008年开始的国际金融危机时的更大的风险与挑战。”张茉楠如是说。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