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粮食优先 中原经济区走“三化”协调发展之路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0-14 18:57 来源: 中国联合商报

  CUBN记者 郭安丽 北京报道

  “到2015年,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到2020年,粮食生产优势地位更加巩固。”国务院近日出台的《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确保把粮食安全作为中原经济区建设主要目标之一。

  粮稳则国安。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研究员牛凤瑞向《中国联合商报》记者表示,中原经济区历来粮食优势突出,河南更是全国第一粮食大省,市场潜力巨大。国家把该区域定位于全国粮食基地,仅从粮食安全的角度讲,就会对国家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定位粮食基地

  中原经济区以河南为主体,涵盖河南全省、延及河北、山西、山东四省的十三个地(县级)市,国土总面积达97444平方公里,总人口5601.6万人。

  该区域在今年1月被正式纳入《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功能定位是全国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综合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从而成为支撑全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新的经济增长板块。

  而国务院本次出台的指导意见,则对中原经济区的定位在原有基础上进行适当调整,重点向国家粮食基地方面侧重。《指导意见》指出,到2015年,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到2020年,粮食生产优势地位更加稳固,粮食生产能力稳定达到1300亿斤。

  中原经济区是我国最重要的农作物主产区域和消费区域。数据显示,河南作为中国第一粮食大省,粮食总产量占全国十分之一,小麦产量占全国四分之一。其他经济作物面积多年来稳定在1000万亩以上,如棉花产量稳居中部地区第一位,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可谓举足轻重。

  作为国家重要的粮食核心区,河南不仅是全国最大的粮食生产大省,也是全国第一粮食加工转化大省和全国最大的面粉及面制品生产基地,粮食加工能力和市场占有率均居全国第一位。

  但对粮食等农作物投入的回报效益偏低,据媒体公开的数据显示,2009年河南一亩麦子的纯效益只有246元人民币,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不高。

  因此,要巩固中原经济区农业的基础地位,政策的倾斜和扶持必不可少。《指导意见》要求河南“着力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加强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到2020年粮食生产能力稳定达到1300亿斤;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大强农惠农政策支持力度。

  走“三化”协调发展之路

  改革开放以来,尽管河南经济社会有了持续、快速的发展,成为经济大省,但也面临粮食增产难度大、经济结构不合理、城镇化发展滞后等发展不平衡的问题。

  因此,《指导意见》对中原经济区建设的要求,除了重点打造国家粮食生产和现代农业基地外,还要把该区建设成全国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三化”)协调发展示范区,成为全国重要的经济增长板块。

  河南省委书记卢展工表示,构建中原经济区,核心是要走一条“三化”(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协调科学发展的路子,就是始终把“三农”工作、特别是粮食生产摆到突出的位置,并顺应新的发展阶段要求,以新型城镇化带动“三化”协调发展。

  因此,《指导意见》提出“三化”协调发展的目标是到2015年,工业化、城镇化达到或接近全国平均水平,城乡基本公共服务趋于均等化,基本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建设成为城乡经济繁荣、人民生活富裕、生态环境优良、社会和谐文明在全国具有重要影响的经济区。

  到2020年,产业结构继续优化,城镇化质量和水平稳步提升。“三化”发展协调性不断增强,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和均等化程度全面提高,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同步,生态环境逐步改善,资源节约取得新进展,初步形成发展活力彰显、崛起态势强劲的经济区域。

  牛凤瑞表示,要实现《指导意见》制定的目标,就要坚持稳粮强农,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今后中原经济区建设的重中之重;同时坚持统筹协调,把促进“三化”协调发展作为推动科学发展、转变发展方式的具体体现。

  发展后劲足

  “随着‘十二五’发展方式的转变,东部企业向中西部转移,投资拉动转变为内需拉动,中原经济区成为东部产业转移的良好成接地,有望成为继长三角、珠三角、滨海新区之后的新经济增长极。”牛凤瑞向本报记者表示,中原经济区打造粮食基地,走“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三化”道路是权衡全国区域发展趋势之后的明智选择,且条件具备,时机成熟。

  河南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刘殿敏此前告诉《中国联合商报》记者,中原经济区是全国重要的经济增长板块,拥有丰富的原材料和劳动力资源。作为粮食主产区,河南农产品加工水平较高,加上区位、交通、文化优势明显,发展后劲很大。

  “从以往一些经济区的发展实际来看,许多经济区是以牺牲和削弱农业、破坏环境为代价的。中原经济区却提出不以牺牲农业和环境为代价,而是农业现代化、工业化和城镇化协调发展。”国家行政学院副院长韩康在一次论坛上表示,中原经济区的优势和条件十分显著,利用好将有利于国家区域经济相对均衡发展。

  “国家要求河南必须努力走出一条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协调科学发展之路,我们一定会坚决贯彻执行。”河南省长郭庚茂此前在概括建设中原经济区意义时表示,中原经济区建设是保障到国家2020年如期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战略保证。

  国家发改委地区经济司司长范恒山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河南在很大程度上是中国的一个代表和缩影,把河南的事情办好了,把中原经济区的建设试验成功了,就为中国从农业国走向工业国取得了重要的经验。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