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以放松行政管制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0-18 03:33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六中全会15日至18日在北京召开,会议期间会审议有关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文化产业大发展的议题。中央全会的这一议题,既说明了中国将继续以涉入深水区的增量改革带动经济转型,维护中国经济的长期可持续发展,也体现出在参与全球发展和应对大国竞争中,中国已从经济强国道路,走向以文明和制度强国、让文明大国与经济大国相匹配的综合软实力发展道路上。

  与中国经济总量在全球的地位相比,中国的文化产业在大国经济中的落后状况在全球是有目共睹的。虽然中国加入WTO的相关协定中,对文化部门的贸易保护程度最明显、贸易保护期也最长,该产业仍是中国对外贸易中长期保持贸易逆差的一个落后产业。在中国经济当前面临长期滞胀风险的情况下,若能以勇于搅动体制深水区的决心,来启动文化产业这一具备巨大经济引擎能力,但又发展长期受困于旧体制制约的战略性产业板块,将会给中国引发又一次全面繁荣。可以说,文化体制的深水区改革,不会亚于过去30多年的改革历史中国企转制、加入WTO等任何一项战略性改革的意义。

  当前制约文化产业大发展的体制弊端的核心,仍然在于带有明显计划式干预和政府管制色彩的各类行政管制约束。能否通过放松行政管制,让民间资本最大程度地投入到文化产业中来,将决定产业发展成败。由结构性经济矛盾导致的经济困境已经说明,如果体制和制度改革不能够摧枯拉朽,中国就无法做到扶新育根。全球金融危机以来财政主导的救火式扩张投资,已经让各级政府除了必须确保公租房这一稳定民生的工程外,无力再从事其他投资项目。

  在出口层面,虽然美国参议院的汇率法案是一个粗暴干涉中国汇率改革的错误决定,但是全球市场的走势和世界多国对中国出口依赖的不满,决定了中国自身需要尽全力扭转国民经济对出口的依赖,扶育新的内需经济增长点,并且及早彻底取消出口退税,继续稳步推进人民币在资本项目下的自由化改革。否则,即便压迫人民币汇率大幅升值的外国压力可以忽视,美中之间的贸易战或者其他国家和中国之间的贸易战,也会由其他导火索点燃而爆发,那么全球将会再次遭遇历史性的经济大萧条。而及时取消出口退税,并把因此而节约下来的财政资源补贴到各类文化产业创业企业的税收和利息负担上,才是有利于经济和社会稳定的转型药方。

  由文化产业的落后现状所决定的中国软实力不足,以及中国文化传媒企业在全球话语权竞争中的弱势,也只能依靠深化行政管制体制改革,激励各类资本和中国国民中的文化智慧自由结合,才能在中国培育出可以在全球为中国竞争国际话语权的世界一流文化传媒企业,改变中国在国际舆论中处处受制于人的局面。如果寄希望于由政府投资来主导、不放松行政审批权、不鼓励市场自由竞争的旧体制、旧模式,中国将很难产生世界顶级文化传媒企业,来为中国赢得与中国国家经济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

  此外,继续文化管制体制改革,放松外国文化传媒企业在中国雇佣正式员工的限制,为这些企业参与中国文化产业大发展、参与中国的软实力和国际话语权建构也很重要。全球各大文化传媒企业对中国台湾地区,对印度和对拉美发展中国家的描述报道,都比对中国的描述更贴近事实更客观,不是因为偏见,而是因为外国文化传媒企业在那些地区和国家能雇佣到的尊重本土立场的本土新闻人,在中国大陆则因为体制与环境的多重原因,难于雇到。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