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M2增速回落符合宏观调控预期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0-19 07:29 来源: 金融时报

  记者 牛娟娟

  央行10月14日发布的最新金融统计数据显示,9月末,作为货币政策重要指标的广义货币(M2)余额为78.74万亿元,同比增长13.0%,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末低0.5个和6.7个百分点,与8月末的13.5%相比,再度下降0.5个百分点。业内人士就此表示,9月末广义货币增幅较低基本在市场预计之中;8月和9月M2同比增幅不断回落,主要还是与前期管理层收缩流动性的一系列政策正在奏效有关,也与近期来存款增长存在的不确定性有关。

  今年年初,管理层就将全年广义货币供应量增长定在16%左右,此前7月和8月的M2增幅数据明显低于年度预期值。对于9月末M2同比增长继续走低,华安证券分析人士表示,尽管这一数据低于市场此前预期,但仍处于正常的区间范围内。其回落受多重因素影响:一是前期政策累积的结果,其中存款准备金率不断上调、提至历史新高,从而实际上控制了银行发放贷款的能力是主要原因;此外也受去年同期基数较高因素影响;再者,近期来存款增长的不确定性增加从而导致银行实际贷款能力下降也是影响因素之一。

  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尽管M2的同比增长率下降与直接融资比例增加,资金直接就进入到实体经济从而缺乏存款过程这一因素有关,但目前这种影响还不会太明显,间接融资比例依旧还是企业主要融资渠道。因此,M2的同比增长走低主要还是与银行放贷能力较前期有所减弱有关。而银行放贷能力的下降,主要与居民存款转移至理财产品等方面,从而导致存款下降、银行实际可贷资金减少有关。

  “当然,M2同比增长率的下降也受统计口径,即M2这个指标涵盖能力的影响。”鲁政委表示。此前,针对8月末M2增速降幅明显的问题,央行新闻发言人曾表示,目前我国金融创新不断增多,公众资产结构日益多元化,特别是今年以来商业银行表外理财等产品迅速发展,加快了存款分流,这些替代性的金融资产没有计入货币供应量,使得目前M2的统计比实际状况有所低估。该发言人还表示,为了更加充分地反映金融市场的最新发展,正在研究覆盖范围更广的货币统计口径M2+。“总的来看,尽管9月份我国货币供应数据都相对偏低,但都在预期之中,仅依据这个数据来判断经济形势可能会产生错觉,还应该参考即将公布的社会融资量数据等。从前期一些情况看,预计今年对实体经济支持的资金量只会比去年多,不会比去年少,随后公布的投资数据也会维持在中上水平。”有市场人士认为。

  在谈到第四季度流动性状况时,接受采访的专家表示,M2的同比增长率连续下降表明目前流动性控制压力有所减缓,但由于未来国内外市场影响流动性状况的不确定性仍然存在,因此加强流动性管理仍不可掉以轻心。

  来自工行的分析人士说,“近期来,为抵御经济衰退的威胁,多个新兴经济体断然决定降息,而发达经济体也不排除在近期作出维持或重新拾起宽松货币政策的决定,这就给下半年市场整体流动性状况带来不可忽视的压力。加之我国人民币升值预期持续,这也令外资流入的压力有所加大。此外,目前我国通胀仍然偏高,稳定物价总水平仍然是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这就需要坚持实施稳健货币政策,继续加强流动性管理,保持货币信贷平稳适度增长。”

  中国银行战略发展部高级经济师周景彤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就目前的一些数据来看,M2增速已经接近历史正常的增长速度,这表明货币政策没有进一步收紧的必要,或者说货币政策收紧的必要性大大下降。但与此同时,CPI还处在较高水平上。从10月14日统计局发布的CPI数据也可以看出,尽管通胀水平从数据上看‘拐点’已出现,但是这个拐点并不意味着实际通胀压力的减轻,受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国内食品价格居高不下、新增涨价因素持续影响等因素影响,未来通胀压力仍不容忽视。因此,中短期内稳健货币政策基调不会发生改变。”

  “不过,货币政策仍将坚持稳健并不意味着单向的调控,其在具体操作上将更为灵活。同时,财政政策对经济发展的拉动力度将进一步增强。”周景彤说。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