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陵岛:一座因旅游而兴的海岛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0-20 06:16 来源: 时代周报本报记者 王丽榕 发自阳江
10月17日,一个晴朗的秋日,广东阳江海陵岛。阳光洒在大角湾细软的沙滩上,灿烂到让人无法睁眼。淡蓝的海面上微波阵阵,帆船点点。
40岁的岛民冯吕伟开着摩托车,来到大角湾边上的碧涛园。他在这里经营家庭旅馆已有8年,旅游旺季时,时常忙到连饭也顾不上吃。
“我小时候,大角湾的沙很白,但很荒凉,海边全是树林。”冯吕伟笑着回忆道。
这里命运改写从1986年开始。这一年,大角湾开始开发。1992年,海陵岛经济试验开发区成立,旅游业开始大发展。自1997年起,进岛观光度假游客每年都保持在100万人次以上。
冯吕伟也没有像父亲那样以打鱼为生,人生轨道从此转变。“就业渠道多了,工作也没那么辛苦。”他说。
随之转变命运的,不仅是岛上原住民,还有外地人,来自山城重庆的三轮车夫王军(化名)就是其中一员。
古渔港
海陵岛面积为108.89平方公里,是广东省第四大岛,位于广东省阳江市西南端的南海北部海域,距离阳江市区20公里。
阳江与海陵岛之间有一条4.6公里长的海堤相连,于1959年修成。在那个战天斗地的年代,没有机械,全靠人工,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也给海岛居民的出行带来很大方便。
但近年来关于海堤的存废,多有争议,主要是因为海堤阻断了海水环流,泥沙沉积造成海港淤积,并威胁两岸养殖业。
关于海陵岛名字由来,有一种说法:南宋末期,太傅张世杰在崖门(今江门新会)抗元兵败,帅残部南下,遇台风覆舟溺死,安葬于岛上,始称海陵岛。
但实际上,南北朝时期,就有海陵令(县)。“海陵”一名,与该岛形状有关。该岛原名螺岛,因为形似一只横着的海螺壳。随着地理变化,更多陆地从海上浮起来,变成一望无边的“海中丘陵”。
据史料记载,从明代起,海陵岛一直是沿海军事设防重地;鸦片战争之后,英国政府在租借香港岛的同时,提出租借海陵岛,未获中国政府同意;孙中山先生在《建国方略》中提出开发海陵作为商埠的构想。
冯吕伟从小生长在闸坡镇上。
闸坡镇是海陵岛西南部一个古镇,清代建制。随着渔业的发展,镇上渐渐有了店铺作坊,酒肆茶楼,集市贸易。
如今的闸坡港是全国十大渔港之一,按水产品深加工、渔船维修、水产品交易、商业服务和休闲渔业五大功能规划建设,有350米的补给码头、465米的渔船泊位码头、5000平方米的水产品交易码头、5000吨级储油库和3000吨级船排修造厂,是广东省东南沿海船舶补给的重要中转站。
闸坡港上,人来人往,渔船密集,腥味扑鼻。渔港的另一边是渔船维修铺,电焊火花四溅,地面油污斑斑。
“我父亲那一辈人,都是打鱼的,很辛苦。”冯吕伟说。
以前的渔民,划着小木筏,深夜出海,清晨四五点拉网收获,然后到码头边的鱼市交易。
现在的渔民虽用机器作业,但依然风吹日晒,甚为不易。在码头上走动的渔民,尽管头戴斗笠,却都皮肤黝黑。
有的大渔船出远洋捕捞,数月而归,长期在大海上漂泊,生活枯燥。“抬头是天空,低头是大海,除了蓝色,还是蓝色。”一位渔民告诉记者。
“所以,现在闸坡的很多人都不当渔民了,岛上的渔民大部分是外地来的,也有海陵镇(位于海陵岛东北部)上一些村民。”冯吕伟说。
新事业
开旅馆,做大排档,或经营海货小铺,成了闸坡人的新事业。这与20多年前的大角湾开发有关。
大角湾位于闸坡镇的东南,海湾似巨大的牛角,故得名。两边大角山与望寮岭拱卫,湾内海水清澈透明。海滩长2.45公里,沙质洁净细腻。
1986年,闸坡镇政府决定开发大角湾。
“以前这里很荒凉,沙滩很大,从现在旅游大道到海边这片,都是沙滩。沙滩上全是树林,我妈妈还经常来这里捡树枝当柴火。我常常和同学来沙滩玩耍,那时的沙滩也不像现在这么平坦,而是有一个一个的小沙丘,我们都在玩跳沙丘。”冯吕伟回忆从前,饶有兴致。
1989年,大角湾—马尾岛风景区被评为广东省风景名胜区。1992年,海陵岛经济开发试验区成立,开始有规划地开发岛上旅游业。
“开发区成立之前,海滩很乱,到处都是垃圾,成立后管理就好多了。”冯吕伟说。
之后,各种美誉接踵而来,国家4A级景区、“南方北戴河”、“东方夏威夷”、“中国最美的十大海岛之一”。
面朝大海,“心里”花开。“我的家乡在重庆,是山区,开始来到这里,觉得海滩确实好,看着就高兴,天天来溜达。”王军指着大角湾海滩笑着说。他2006年春节开始在海陵岛开三轮摩托车谋生。
岛上的娱乐设施也日渐完备,各景点都有海上冲浪、碰碰车、沙滩排球等项目。自1997年起,进岛观光度假游客每年都保持在100万人次以上。
“夏天是旅游旺季,沙滩上,海里边,密密麻麻全是人,我每天搭客收入都有300多元。”王军告诉记者。
随之而来的,旅游宾馆、大排档也逐渐冒出来。目前海陵岛上有旅馆100多家,大排档23家,每天可接待游客2万人次。
冯吕伟也开始经营旅馆。
10年前,第一个房产项目碧涛园建成。“很多有钱人在这里买了房子,但是只是偶尔来度假,一年有很长时间空置。我们就把这些房子集中起来,做成家庭旅馆。”他介绍道。
相比岛上的星级酒店,家庭旅馆经济实惠。“旺季周末时,一间房只要300元,酒店就要近千元。”冯吕伟说。这些家庭旅馆,照样可以在阳台看海景,听海浪,吹海风。
“自从‘南海I号’出水后,海陵岛的旅游更热了,周末时常常找不到房子,即便那些上千元一晚的酒店也这样。”王军说。他有时候拉着客人四处找住处。
根据海陵区旅游局数据,今年5月到8月底,全区共接待国内外游客人数达207.8万人次,全区主要旅游酒店及农家旅馆平均入住率达92.7%以上。
风车
“这两年,酒店、度假公寓一直都在建,楼盘也是,现在新建的靠山面海的房子,也卖到9000元一平方米,多数外地老板来买。”冯吕伟说。
“搞旅游,我们岛上的人就多了不少就业渠道,不用去打鱼。但是,也有负面影响,比如物价都上涨了。”冯吕伟说,“人来得越多,岛上的东西就越贵,以前青菜一斤一块钱,现在要两块五,房价也在涨,不过幸好我们本地人不用买房子。”
人多还有一个问题—污染。“现在闸坡港那边的海水都不清了,而且还有点臭,因为生活污水多了。”冯吕伟告诉记者。
旅游业开发20多年,海陵岛一直没有工业。但这个历史也改写了,去年10月海陵岛风电项目首台风机吊装,标志着海陵岛的电力工业进入实质阶段。
海陵岛风电项目于2003年开始评估,总投资6.9亿元,分两期完成。一期工程投资2.1亿元,在飞鹅岭上安装33台风机,单机容量780千瓦。二期工程投资4.8亿元,计划在东岛安装24台风机,单机容量2000千瓦。
如今进入海陵岛,远远可望见山顶上的风车。蓝天白云,青山绿水,白色风车不分日夜地转动着,像是一座座巨塔守望着海陵岛。
“风车很好看吧?不少游客都去山顶拍摄风车。”冯吕伟告诉记者。
对于风电是否会带来海陵岛的另一个转折,一如当初旅游业对这个海岛的影响,作为岛民的冯吕伟不甚清楚。
实际上,海陵岛风电项目已经列入《广东省海上风电场工程规划》,并作为排头兵先付诸实施。而根据《规划》,广东近海海上风电装机容量可达千万千瓦,年发电量可达290亿度,这对于缓解广东一年比一年严重的电荒,意义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