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实体经济能否完美转身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0-22 05:35 来源: 金融时报

  胡萍

  记者胡萍在国内外各种不利因素叠加影响下,我国实体经济面临着哪些挑战?其解决途径何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的中国社科院经济所研究员、教授剧锦文表示,我国以重工业为主的第二产业重新抬头,有些地方出现民间借贷风险,暴露出我国经济转型过程中一些突出的问题,如金融服务不到位的体制问题、低端制造业陷于转型升级困境、民营中小企业生存艰辛等。

  引导资金流入实体经济需加快金融转型三季度经济数据的公布印证了实体经济平稳运行的态势,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长保持在28.2%的较好水平。但我们也看到,今年前8个月,企业主营业务成本占收入的比重在增加,此前公布的工业和建筑业企业的景气程度和企业家信心指数也都在下滑,甚至有些地方因为资金紧张而发生企业家出逃的现象,这是否反映出实业正举步维艰,并驱使资金抽逃实体经济的现状?

  “目前我国有两个领域的资金需要引起政策制定者的注意。”剧锦文说,第一是居民,由于前期大规模的固定资产投资,已经将相当于一半的资金转化成居民的收入,由于缺乏必要的投资渠道,这些资金已经成为推动物价普遍上升的重要因素;其次是房地产占款,经过几年来房地产价格的持续上涨,房地产已经成为吸纳社会巨资的“蓄水池”。

   尽管最新的经济数据已显示出积极变化:前三季度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速度是24.9%,民间投资增长速度是34.2%,这个速度比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速度高出了9个百分点以上,另外在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中,民间投资所占的比重进一步上升到59%,这说明投资的内生动力在增强。

  但是,还有个不容忽视的事实,近年来受到劳动力成本、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人民币汇率上升等因素以及反倾销带来的国际贸易环境恶化影响,部分以出口为导向的中小企业经营状况日益困难,原先实业起家的商人们逐渐走上了炒房、炒钱之路。那么,该如何把来自各条渠道的资金更多投向实体经济,投向优势产业和优势企业呢?

  剧锦文表示,通过扩大民营金融机构的规模,比如尽快放开对只贷不存的小额贷款公司设立的限制,比如鼓励中小型民营企业联合发债,扩大居民投资渠道和方式等措施,实体经济的资金问题并不是不能解决的。

  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袁钢明也建议,要大力发展对民营企业的金融服务,尤其要发展相配套、相对称的金融机构,坚决管理并杜绝金融机构或是民营企业中存在的一些不正规的、不规范的,甚至含有诈骗的、不诚信的金融行为。

  重工业抬头凸显结构调整之迫切

  当前,第二产业增加值占据GDP半壁江山,重工业增长依然过快,这是分析三季度经济数据后的又一个普遍观点。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统计部主任薛静进一步以用电量数据佐证了该观点:“前9个月我国第二产业用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的74.6%,重工业用电量占第二产业用电量的82%,虽有回落,但依然处于高位。”

  在国家实施宏观调控以来,为什么高耗能行业仍然是带动经济快速增长的主力?这无疑增加了市场对调控成效的质疑。

  在剧锦文看来,我国以重工业为主的第二产业重新抬头的确出人意料,但也有一定合理性,其中的主要原因在于我国特有的经济结构。“由于国有经济的发展而重工业得到发展,民营经济相对滞后而轻工业必然处于下风。因此,我国这次宏观调控如果说达到了控制总量的目的,却并不有利于转型升级目标的实现。”

  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副主任潘建成直言,目前应该担心的不是硬着陆,而是针对转型的调控成效不明显,第二产业产值攀升至GDP半壁江山,重工业增长抬头再次反映目前增长对投资的依赖性。

  具体到企业而言,在当前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国家政策提供了不少发展机遇,同时市场需求也发生着变化,我国企业又该怎样借结构调整之机抓住发展机遇以进一步扩大自己的优势呢?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赵锡军表示,作为投资者首先要对政策和大环境有个明确判断,如哪些是要限制和控制发展的,哪些是要支持发展的;外向型的企业要进行出口产品的结构调整,要为主营业务的长远发展来进行投资。

  剧锦文认为,从我国产业转型升级的角度看,政府特别鼓励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也鼓励满足内需的产业的发展,从中央到各级政府都出台了许多优惠政策,企业应当认真研究国家的产业政策,利用好各种优惠政策,加大技术创新力度,加大产业创新力度,按照市场发展的内在规律,在产业转型升级的过程中实现企业的成长。

  未来政策不可能大幅转向

  考虑到当前日趋复杂的国际经济形势,以及国内居高不下的物价涨势,市场人士普遍预计四季度宏观调控政策仍将以“稳”为主。

  北京银行分析师杨宇俊告诉记者,由于经济的回落主要原因还是国家宏观调控的结果,回落幅度有限、可控,整体经济增长仍处于合理范围,只是出现结构性问题。因此,财税方面将继续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货币政策将维持稳定,不太可能继续出台加息等紧缩措施,也不太可能大幅转向,对中小企业、“三农”等领域将采用“定向宽松”的政策,加大金融倾斜力度,缓解资金紧张问题,防范内外部风险交织对其造成冲击。

  “四季度全国投资增速可能温和回落,但会有结构性差异;消费将平稳增长,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有望提速;出口增速趋于回落,外贸对GDP贡献减弱或负贡献加大。”潘建成在分析四季度经济形势后说,宏观调控政策转向时机尚未成熟。

  剧锦文表示,在宏观调控政策的作用下,今年以来我国工业增速已经出现逐季回落的态势,第四季度在宏观调控政策滞后效应的影响下,必将出现继续回落的趋势,但不会出现大幅度回落的情况。

  对于未来的风险,杨宇俊进一步分析认为,第一,全球经济环境的持续恶化使得发达国家与其他新兴经济体需求同时收缩,四季度国际需求疲软对国内的影响将更加明显,国内企业不得不面临出口订单减少的局面,出口增速下行压力加大,将继续拖累国内工业经济的增长。第二,货币政策的累积效应与滞后效应开始加速显现,整体经济流动性偏紧,资金面紧张程度加剧。在此情形下,保障房与铁路基建新增项目放缓或停止,商品房开发投资减速,致使固定资产投资下滑趋势基本确定,国内需求的下降也可能拖累四季度工业经济增长。第三,国内外经济形势与金融市场的剧烈动荡持续影响企业家的信心,在人民币升值、投资超额收益回落的情形下,工业企业投资将继续减速,也会影响经济的增长。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