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投资者还需适应在美投资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0-22 08:18 来源: 华夏时报范晓曼
一边在和谐地讨论美国如何敞开大门吸引投资,另一边“占领华盛顿”的活动正在进行之中。10月5日至6日,笔者见证了“占领华盛顿行动”,就在本报与China Society在华盛顿共同举办“2011中美投资论坛”的国会山庄旁边,美国航空航天博物馆聚集了大量的反战示威人士,这无疑是一种讽刺。
的确,美国眼下的社会经济矛盾已到了一个高点,瞬间就可能爆发非预期的“内乱”,这种“内乱”其实更多地反映了美国民众对未来经济不确定性的担忧,新一届大选的势力角逐,已迫使美国经济的决策必须迅速找对方向。
无独有偶,今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普林斯顿大学的克里斯托弗·西姆斯以及纽约大学的托马斯·萨金特,是理性预期学派的大师,表彰这两位确实有一定的现实意义,这两位大师认为,政府对市场的过度干预是无效的。
很多主张美国开放投资的国会前议员们都表达了同样的观点,美国在联邦政府和国会山这一层面,可能是出于政治方面的考量,总是对中国在美的投资摆出拒绝的态度,而事实上,在美国,地方以及州政府却非常欢迎中国的投资。
其实,在这种情形下,中国投资者完全没有必要一上来就直奔美国商务部去谈判,应该尽量避免在与美国国会打交道时受挫。毕竟,中国投资者要建立在美投资的信心是有一个过程的,这期间需要美国作为一个国家对此做出保证及认可。
传统基金会研究员德里克·希泽斯的研究领域是中国在海外的投资,他在论坛中强调,在所有投资项目中,中国国有企业向海外投资占总投资比例的90%,而三分之二的海外投资经由香港。在美国2008年金融海啸之前,海外投资增长速度很快,而这一趋势在金融危机后有所放缓,并在2009年7月后得到一定的恢复。投资的目的地主要集中在拉美地区,而所涉及的行业多为能源、资源类,技术并购以及农业类。
德里克解释了为什么美国要对外来投资项目进行国家安全审查。首先,他们要确认中国是否在对相关行业进行补助;另外,他们也很关心中国的投资是否遵守《反托拉斯法》和中国来美投资后的行为等。当然,美国在进行国家安全审查及做抉择时也缺乏一致性,有时候对于相似的两个案子,一个予以批准,而另一个则不放行。这其中往往涉及到一些美国本土政治因素。同时德里克建议,中国投资者可以更多关注能源(煤矿)、土地等项目,而为了得到这些资源,中国也应该更加负责任。
美国商务部投资美国Select USA(选择美国)副执行主任艾伦·布里克曼坦言,美国其实很希望中国投资者能更多关注美国市场。
美国在开放欢迎投资方面的政策是非常明确的。很明显,有很多国际其他知名品牌在美国投资取得了和美国本地公司一样的成绩,这些国际集团包括大量欧盟成员国的公司,他们为美国带来了超过100万的就业机会。而相比之下,中国在美国投资还比较少,中美应该尽力发展这方面的双边往来。
在美国副总统拜登访华期间,他明确了美国欢迎中国在美投资的立场。Select USA也在密切关注相关动向。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明确了立场,中国投资者还没有适应在美投资。
他认为中国投资者应该学习三方面的内容:沟通交流,规则,法制。投资者应该在投资前接受一定的培训,如果把在美国投资比作一场游戏,要知道游戏规则是什么,游戏中都有哪些角色,以及联邦和次级政府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