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刘益谦的 保险算盘郑世凤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0-24 09:24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本报记者 郑世凤 上海报道

  巴菲特的中国门徒并非只有一个。

  凭借着天平汽车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天平车险)和国华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国华人寿)两家险企,在A股市场上向来高调的新理益系掌门人刘益谦,在民营保险公司的队伍里同样举足轻重。

  颇为巧合的是,控制着特华系的李光荣,和刘益谦一样对保险业情有独钟,且二者旗下又都控股着一家上市公司。

  但有所不同的是,特华系的华安保险如今是其控制的精达股份的大股东,而天平车险和国华人寿的大股东则是刘益谦控股的天茂集团,该上市公司同时持有两家保险公司的20%股权。

  尽管持股形式不同,但两位资本大鳄在浸淫保险行业后,实力逐年大增却是毋庸置疑的事实。

  作为上市公司天茂集团旗下两大保险资产之一,天平车险成立于2004年底,注册资金6.3亿元,是国内第一家专业汽车保险公司。

  截至去年底的财务数据显示,天平车险总资产45.55 亿元,净资产11.87 亿元,当年实现保费收入25.32亿元,净利润1.80亿元。

  而成立于2007年的国华人寿,注册资本为10亿元,截至去年底该公司的总资产为104.40亿元,净资产10.95亿元,当年公司实现保费收入44.84亿元,录得净利润6534万元。

  尽管在各自的财险和寿险领域,天平车险与国华人寿的业务表现都并不突出,但在大股东刘益谦“增发股大王”的名头下,两家公司还是备受关注。

  在特华系被指利用华安保险作为资本运作工具的同时,刘益谦涉足两家保险企业,同样被外界猜测其看中的是保险公司突出的现金流资源。

  天平车险成立后的首任总经理汪德生即出身证券投资行业,此人曾先后在海南港澳国际信托公司以及博时基金任职。这一与其他保险公司迥异的人事安排,无疑更加重了外界的猜测。

  但此后由于车险领域激烈的市场竞争和较高的赔付率,天平车险的保险资金并没有被用于外界所猜测的投资领域。

  尽管天平车险曾出现在万通地产(600246.SH)、华联股份(000882.SZ)等上市公司的前十大流通股股东行列,但其使用的几乎全部为公司自有资金。

  虽然同是拥有寿险和财险两大平台,但天平车险和国华人寿似乎并不是刘益谦巨额投资资金的来源。

  有资料显示,刘益谦曾主动对外解释其参与定向增发的50亿元的巨额投资资金的主要来源。

  除了10亿元的自有资金,以及来自朋友圈的10亿元现金,其余资金均是通过将其认购的定向增发股票质押给信托公司,信托公司则将所抵押股票总市值按一定比率折价后,为刘益谦筹措资金。

  “民间资本早期介入保险业很多是想着炒作金融牌照,但在目前的市场情况下,这个想法基本上都落空了。”上海某券商投行部的高层人士告诉本报记者。

  在此背景下,积极运作旗下两大保险公司上市几乎成了刘益谦最主要的目标,据上述投行人士介绍,早在2009年下半年,天平车险就与国泰君安投行部签署协议,正式进入上市辅导期。

  实际上,从去年开始,天平车险就开始不断传出IPO传闻,但至今仍未有进一步的消息。去年也已实现盈利的国华人寿,则被外界猜测将通过整体注入天茂集团的方式完成上市目标。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