铺就完备的文化服务设施网络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0-25 04:59 来源: 深圳商报深圳商报记者 刘 琼
25家博物馆、62个群众艺术馆和文化馆(站)、381个各类文化广场、638家公共图书馆……在深圳,一个层次分明、互相交融、覆盖全市的文化设施网络已然形成,市民享受文化服务日益便捷。
“十二五”期间,深圳将动工兴建当代艺术与规划展览馆、深圳文学艺术中心;拟选址建设深圳美术馆新馆、群众艺术馆新址、深圳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展示和研究中心;开展深圳歌剧院暨深圳交响乐团新址、中国(深圳)设计艺术博物馆规划建设前期工作。
在经历了建设八大文化设施、中心区文化设施的两轮文化设施建设高潮后,深圳第三轮文化设施建设高潮已然拉开序幕……
三轮建设高潮
搭建公共文化服务物质载体
文化设施是开展公共文化服务的前提和物质基础。根据深圳文体旅游局最新公布的数据,深圳目前已建成博物馆25家,群众艺术馆和文化馆(站)62个,各类文化广场381个,公共图书馆638家(区级以上9家、街道及基层图书馆629个),广播电视覆盖率100%……日益完备的公共文化设施系统使得市民享受文化服务日益便捷。一连串的数字背后更是反映出深圳在进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方面的高度重视和高度自觉性。
早在上世纪80年代,深圳就开始重视文化设施的规划和建设。当时第一任特区书记就提出“勒紧裤腰带”也要建设八大文化设施,先后兴建了博物馆老馆、深圳大剧院等八大文化设施。到上世纪90年代,“新八大文化设施”的兴建进一步积累着深圳这座城市的人文高度。进入新世纪后,深圳更是大气魄、大手笔建设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投资30亿元在中心区兴建了音乐厅、中心图书馆、新博物馆等,一片被誉为“深圳文化CBD”的黄金区域构筑起深圳文化的鲜明地标,提升了城市文化品位。
在经历了建设八大文化设施、中心区文化设施的两轮文化设施建设高潮后,深圳第三轮文化设施建设高潮正在掀起。深圳市副市长吴以环表示,公共文化设施是公共文化活动的重要载体,也是文化发展和文明进步的实物标志,要结合文化发展“十二五”规划的实施,努力掀起第三轮文化设施建设高潮。
一批高起点、高标准的城市标志性文化设施群将“呼之欲出”。据深圳市文体旅游局局长陈威介绍,“十二五”期间,深圳将动工兴建当代艺术与规划展览馆、深圳文学艺术中心、深圳艺术学校新校址、宝安书城、龙岗书城;按照实施特区一体化的要求,拟选址在龙华拓展区和龙岗坂田片区立项建设深圳美术馆新馆、群众艺术馆新址、深圳图书馆调剂书库(含1个中型图书馆)、深圳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展示和研究中心;开展深圳歌剧院暨深圳交响乐团新址、中国(深圳)设计艺术博物馆规划建设前期工作。
类别齐全
铺就完备文化服务设施体系
在满足广大群众基本文化需求的同时,深圳还注重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的质量和品位。各类文化服务设施自成体系,形成了演出类、展览类、体育类、图书类等多种类别的完备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系统。
今年,举世瞩目的第26届大运会在深圳召开,作为大运会的主场馆,大运中心体育场、体育馆、游泳馆“一场两馆”向全球展示着深圳的体育场馆建设成就。从上世纪80年代落成的深圳最初“八大场馆”之一深圳体育馆,到1993年建成的深圳体育场、2002年落成的深圳游泳跳水馆,再到如今的大运体育中心和大运体育新城深圳体育场馆建设从未停留过脚步,为全民健身、促进全民的体育文化活动提供了良好的硬件设施。
作为市民文化生活的重要平台,深圳三大书城被市民誉为城市的“文化公园”、“第二图书馆”、“读书人的幸福城堡”。同时,书城还被列为“深圳市文化旅游景点”,是外地游客来深旅游的必去之地。经过多年的发展,分布在深圳罗湖、福田和南山的三大书城成为深圳知名的文化品牌和文化地标。
深圳市在演出类的场馆建设方面也是不遗余力。华夏艺术中心、深圳大剧院、音乐厅、保利剧院,以及新建的龙岗文化中心等,高品质的文化演出设施为“演出季”等经典文化活动提供了舞台,丰富了市民的文化娱乐生活。
“博物馆群”更是呈现出深圳的历史沿袭和文化脉搏。从综合性的深圳市博物馆到呈现深圳民俗历史的大鹏古城博物馆、南头古城博物馆、客家民俗博物馆;从具有特定纪念意义的中英街历史博物馆到招商局历史博物馆、劳务工博物馆;此外,钢琴博物馆、茶宫博物馆、青瓷博物馆等专业门类博物馆也正在不断完善。一张“公立”与“民间”互补、注重生活与文化消费结合、各具特色的“博物馆群网络”正成为深圳城市新景观。
令人振奋的是,日前,深圳市委常委会已决定筹办深圳大运博物馆,大运会申办、筹办过程中形成的珍贵资料和实物将有机会呈现在世人面前。深圳市副市长吴以环表示,要加快推进大运博物馆筹办进程,把大运博物馆打造成宣传中国、展示深圳的重要窗口。同时,还要制定完善政策,大力鼓励和扶持民间博物馆发展;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规划建设深圳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展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