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社保重负担制约申城保洁业发展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0-25 09:49 来源: 上海商报

  “综保转城保”后人工成本翻倍 经营压力骤增

  商报记者 应一琳 戎兆恩 刘维光

  上海某楼宇保洁公司曾荣获“全国最受欢迎十大保洁公司”称号,还入选了国家商务部采购平台保洁企业名单,然而,因近期外来务工人员综保转城保政策的出台,公司为每个外来员工支付的社保费用从原来的200多元/年一下子增加到500多元,保洁企业经营压力因此骤增。

  成本增加 企业难以为继

  随着最低工资的不断调高,特别是不久前外来务工人员综保转城保,保洁行业劳动力成本剧增,不少企业经营已到了难以为继的程度。据业内人士分析,综保转城保增加的费用中,一部分按理应由员工自己承担,但行业员工的收入一般均在最低工资线上,做六休一,因此,转城保产生的员工支付部分也不得不由企业承担。企业要靠自身消化基本不可能,解决的途径只有增加服务费用,寄希望于甲方业主的理解。

  然而,业主的态度并不积极。商报记者与一些保洁企业老总交流后得知,和甲方业主谈服务费增加是一件颇费口舌的事。最难的是小区保洁项目,可能因为服务费用增加最终要涉及末端居民的缘故,谈判会十分艰苦。如某保洁公司有一个高档小区保洁项目,物业公司明确表示不同意因保洁工转保而增加服务费用。

  工人难招 行业缺员率15%

  据业内人士介绍,上海众多楼宇保洁企业从最初员工基本无保,到目前行业85%以上员工参加综保,很不容易,各保洁企业还逐步为员工办了“员工意外伤害险”。如今一下子从综保转为城保,如果增加的人工成本业主不认可,企业难以承受,不少企业有可能又会无奈地退回到原来“无保”的状态。据了解,外省市就不乏保洁企业因此从综保退回到无保状态的例子。此外,如果保洁企业选择提高机械使用率,在达到同等保洁效果的前提下减少员工,这种方式特别适合大商场、大超市等场所。但不少业主还停留在按工人数而不是按面积计算服务费的老观念上,企业无奈只得增加工人。

  前些年上海推行“4050”工程期间,楼宇保洁行业作为具有一定公益性的服务行业,一度进入“辉煌期”,不少企业下设非正规就业组织,安置了不少“4050”人员,为此,还享受了税收方面的减免优惠。据某保洁公司老总介绍,上世纪90年代,浦东机场保洁项目招收保洁工,报名人数大大超过招聘数,不得不通过面试来决定录用人选。而如今,保洁工难招现象却日渐加剧,行业内各企业缺员率普遍在10%-15%,员工的年龄都在四、五十岁,甚至六十岁的也有。

  员工偏老 年轻人不愿入行

  在新加坡、中国香港和日本等国家和地区,本地人从事保洁工的并不少。而在上海等国内大城市,本地人大多不愿意从事此类工作。据上海至诚保洁公司透露,前几年该公司招了几十名中专生,言明是培养管理人员,但几年下来,只剩下五个人。

  由于楼宇保洁行业劳动强度大、收入低,目前招不到年轻人。年轻的外来务工人员现在也不愿意进入这个行业,企业无奈只能招一些年纪偏大的人员。如本地50岁左右内退或退休的女性群体,一是她们年纪不老,精力旺盛,能吃苦;二是不用企业加金,降低了用工成本。

  据悉,从今年10月1日起,政府对符合条件的家政服务行业实行为期数年的营业税税收优惠。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