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完善节能减排长效机制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0-26 03:48 来源: 经济日报

  核心提示

  去年下半年,为了突击完成“十一五”的节能减排目标,一些地方强制性拉闸限电,企业生产受到影响。为何节能减排会出现这样的“前松后紧”的局面?主要原因是一些地方片面追求GDP快速增长,没有从科学发展观的角度看待节能减排,只为应付指标,没有长远打算,考核期限一到只好采取非常规措施。

  本期“中央电视台 经济日报联席评论”关注话题——完善节能减排长效机制。

  环境保护部发布的数据显示,全国上半年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继续下降,但氨氮排放量仅下降0.73%,氮氧化物排放量反而上升6.17%,与年度计划减排目标和“十二五”规划纲要确定的目标差距很大,未达到预期目标。

  “十二五”时期,节能减排的任务比“十一五”更加艰巨。而从目前的完成情况来看,今年的情况并不比去年乐观。

  去年下半年,为了突击完成“十一五”的节能减排目标,一些地方强制性拉闸限电,企业生产受到影响。为何节能减排会出现这样的“前松后紧”的局面?主要原因是一些地方片面追求GDP快速增长,没有从科学发展观的角度看待节能减排,只为应付指标,没有长远打算,考核期限一到只好采取非常规措施。

  如何避免“拉闸限电”继续上演?这就需要从战略和全局高度认识节能减排的重大意义,制定并不断完善节能减排长效机制。具体来说,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是推进价格和环保收费改革,以市场手段推动节能减排。这就需要进一步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理顺煤、电、油、气、水、矿产等资源性产品价格关系。推行居民用电、用水阶梯价格。完善电力峰谷分时电价政策。深化供热体制改革,全面推行供热计量收费。对能源消耗超过国家和地区规定的单位产品能耗(电耗)限额标准的企业和产品,实行惩罚性电价。进一步完善污水处理费政策,研究将污泥处理费用逐步纳入污水处理成本问题。改革垃圾处理收费方式,加大征收力度,降低征收成本。

  二是完善财政激励政策,健全税收支持政策,用激励手段引导人们自觉开展节能减排,发挥政府在节能减排方面的引领作用。加大中央预算内投资和中央财政节能减排专项资金的投入力度,加快节能减排重点工程实施和能力建设;深化“以奖代补”、“以奖促治”以及采用财政补贴方式推广高效节能家用电器、照明产品、节能汽车、高效电机产品等支持机制,强化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落实国家支持节能减排所得税、增值税等优惠政策;积极推进资源税费改革和环境税费改革,逐步扩大征收范围;完善和落实资源综合利用和可再生能源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调整进出口税收政策,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产品出口。

  三是加强用能管理,积极鼓励各种节能方式创新。加强节能发电调度和电力需求侧管理。要按照节能、经济的原则,优先调度节能、环保、高效的机组发电上网。落实电力需求侧管理办法,制定配套政策,规范有序用电;加快推行合同能源管理。落实财政、税收和金融等扶持政策,引导专业化节能服务公司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方式为用能单位实施节能改造,扶持壮大节能服务产业;推进排污权和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完善主要污染物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建立健全排污权交易市场,开展碳排放交易试点,建立自愿减排机制,推进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推行污染治理设施建设运行特许经营。鼓励采用多种建设运营模式开展城镇污水垃圾处理、工业园区污染物集中治理,确保处理设施稳定高效运行。

  节能减排是一场持久战、攻坚战。当前,节能减排形势还相当严峻。必须充分认识节能减排的重要性,增强忧患意识、危机意识和责任意识,坚持制定和完善各种长效机制,不断创新方式方法,推动节能减排工作顺利进行。

  (本文执笔:齐 慧 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经济信息联播》节目播出)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