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63万农民工感受大连温暖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0-26 21:21 来源: 中国产经新闻报

  送健康 送温暖 送文化

  本报记者 左江报道

  在今年的国庆节前夕,大连市在国际会议中心项目工地举行了一场特殊的慰问演出,全体演员均为50岁以上的文化义工,观众是来自部分建筑工地的1000多名外地农民工。他们欣赏到一台精彩文艺节目的同时,还收到了大连市慈善总会等部门送来的价值9万多元的节日慰问品。63万农民工都不同程度地感受到了大连温度,让他们渐渐排除“寄人篱下”的彷徨,毫无后顾之忧地投身大连建设。

  演出当晚,虽然温度骤降,但现场的气氛却异常热烈。来自江苏的农民工许希才由于施工中一只脚受伤,但仍然坚持让同事把自己搀到现场看节目。今年已经50多岁的岳惠军是名内蒙古籍的农民工,他说走了很多地方,头一次参加政府为农民工举办的专场演出。关岩东是一个建筑工地的代工,他在外代工多年,深知农民工一年回不了几次家,生活很单调,也很孤独。大连市举行的此次慰问演出,为农民工送去了一份节日大礼,许多农民工连晚饭都没吃就来看节目了。

  王淑梅大姐是大连市慈善总会义工分会会长。别看她已经年过半百,可热情却不比年轻人逊色,始终忙碌地奔波于义务服务农民工及其家属的工作。52岁的徐斌大姐是位来自大连市昆明街道阳光艺术团的文化义工,她这次和20多名姐妹同台献艺慰问农民工。她说:“大连这么美多亏广大农民工的建设,过节了用自己的歌声和舞姿安慰一下他们想家的心情。”

  王淑梅告诉记者,大连市关心农民工活动已经开展多年,投巨资开展了丰富多彩和行之有效的送健康、送温暖、送文化活动。比如,在2006年设立了针对农民工的500万元救助基金,具体解决农民工生活困难、因公致伤、重大疾病和子女就学困难等。许多在连农民工手中都有一本小册子,当他们出现欠薪等问题时,小册子就会指导他们怎么去维权,这是大连市为农民工印发的10万册《大连市建筑业农民工权益指导手册》。3月2日,大连首家工会农民工心理咨询站揭牌,这是为了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缓解农民工沉重的家庭、社会、生理压力的有效方式,成立当天就有200多名农民工前往咨询解压。

  今年,大连工人大学招收了200多名农民工,并对他们免费授课。2009年以来,大连市总工会每年筹措上百万元设立专项基金,资助困难和优秀农民工上大学,为农民工提供专业培训,提高农民工的就业技能。大连发现王国主题公园积极参与关爱农民工子女志愿服务活动,面向100多名农民工子女免费开放。为解决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存在的融入城市困难问题,西岗区团委与大连海事大学联合开展了“心手相牵、快乐成长”关爱农民工子女活动,让大学生与农民工子女定向结对,针对农民工子女的学习、生活、思想上存在的实际困难和问题,为农民工子女提供学业辅导、亲情陪伴、自护教育、体验城市等形式多样、切实有效的志愿服务。西岗区站北街道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校外课堂也正式开班,辖区的50多名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享受到了课外正式辅导。大连市“文化义工”还针对农村的留守儿童开展了送书下乡活动,为庄河仙人洞镇地二道河小学赠送1200册图书和200套文具,使农村的孩子们有了更多的阅读资源。

  这次活动是由大连市文明办、建委和慈善总会联合举办。一名组织者告诉记者:“今年5月30日,大连市启动了关爱农民工志愿服务活动,旨在提高农民工就业能力、依法保护农民工劳动权益、维护农民工文化权益、保障农民工身心健康、关爱农民工子女及提升农民工文明素质等。”

  大连文化义工行动为农民工提供各项关爱,让他们深深感受到大连这座城市的温暖。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