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吴定富保监会9年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0-29 12:15 来源: 财新网

吴定富保监会9年

  

  【财新网】(记者 陈慧颖)2011年10月29日,中国保监会主席吴定富退任。

  9年前,当时56岁的吴定富从中纪委赴任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在2003年元月举行的全国保险工作会议上,吴定富提出:“在5到10年的时间内,要真正把中国保险业做大做强,冲出亚洲,走向世界。我们中国的保险业应该、也有能力为世界的保险业作出贡献。”

  某种程度上说,他做到了。2010年,中国保费收入达到1.45万亿元,保险业总资产达到5.05万亿元,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重要的新兴保险大国,市场主体快速成长,市场体系更加完善,保险公司的利润总额从2005年底的不到1亿元增长到2010年底的576.7亿元。

  不过,简单的数据掩盖了中国保险行业近十年来发展的曲折。从突破资本金的瓶颈,再到化解公司治理风险,中国保险行业不断在发展中遭遇问题,解决问题。新《保险法》的出台,力行偿付能力监管,而今车险行业二度市场化的推开,以及寿险行业目前遭遇的困局,是保险行业在新的发展阶段面临的新挑战。

  监管机构以保护消费者利益为根本,但在行业发展初期,却又往往要为行业发展开路护航。2003年,整个中国保险行业都笼罩在巨大的利差损利阴影之下。利差损,是中国寿险公司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无知和疯狂的产物。1995年以前,保险行业的费率监管制度尚未建立,产品由保险公司自由定价。在投资渠道仅限于少数固定收益类资产的情况下,很多保险公司将当时高达10%的存款年息视为常态,对客户许以远超出投资收益率的回报水平,投资收益与承诺回报之间的巨大差距,便是利差损。

  2008年,吴定富在接受记者专访时回忆当时的情形说:“监管始终是保监会的工作重心,只是不同阶段有不同的切入点。在以往由于存在着全行业性的利差损,如果一开始就严格按照偿付能力的规则来监管,这些公司就要关门。”

  作为保险行业的掌舵人,吴定富首先要解决的便是几家大公司的资本金问题。2003年底,人保财险、中国人寿先后上市,中国平安、中国太保紧随其后。补充了资本金的中国保险行业,进入了新的业务扩张期。

  2006年6月15日,国务院23号文件《国务院关于保险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下称“国十条”)颁布,这被吴定富评价为“这是我国保险业的一件大事,是保险业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借助“国十条”,保险行业得以扩大资产配置到股票等资产类别。2007年,保险资金运用收益超过前五年总和,达2791.7亿元,已实现投资收益率为在10%左右,为历史最好水平。

  “一年赚了五年的钱,非常具有偶然性,一定要看到其中蕴含的风险。”吴定富当时对超常的投资收益率这样说。但相当一部分保险公司相信投资高回报可以持续,彼时产险价格战正酣,寿险公司投资类产品盛行。回头看来,当时的保险行业与其他金融行业一样,都沉浸在牛市的泡沫当中。

  2008年前后保险公司的经营风险集中爆发,违规资金运作、经营不善、股东不睦等众多原因不一而足。

  2008年次贷危机爆发之后,吴定富扭转保险行业发展与监管的思路,从做大做强转为防范风险。当年的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1号令,便是公布《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管理规定》,偿付能力逐步变成刚性的,有约束力的监管指标。

  2008年之后的三年,可说是保险行业稳固发展以及排除风险的三年。新华人寿、中华联合等重点公司的危机得以化解。及至2010年,偿付能力充足的保险公司占公司总数的95%。寿险行业的结构调整,财险行业价格战的收敛,保险资金运用渠道扩大至未上市股权和不动产等领域,但执行方面仍旧非常谨慎。■

  附:吴定富简历

  1946年7月生。

  历任湖北省广济县副县长、县长、县委书记,湖北省黄冈地区行署副专员,湖北省审计局副局长,局长,湖北省审计厅厅长。

  1995年10月任国家审计署党组成员、中纪委驻审计署纪检组组长。

  1998年11月至2000年1月任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第一副主席(副部长级)。

  2000年1月至2001年4月任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常委,2001年4月至2002年10月任中纪委常委、秘书长。

  2002年11月任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2003年3月被任命为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正部长级)。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