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美媒:燃油囤积导致中国将出现油荒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0-31 08:55 来源: 中国经济网

  

  美联社10月27日文章,原题:中国出现油荒,对囤积发出警告 随着冬季临近,长期困扰中国的油荒开始恶化,原因是油价降低后燃油产量赶不上井喷式的需求,油价降低加剧了炼油厂的亏损。

  油荒在中国的东部和中部地区最为严重,那里的一些加油站已卖光柴油,当局对囤积行为提出警告。分析人士和官方报道周四称,年底建筑工程冲刺和工厂送货激增导致需求暴涨,秋粮丰收和运输取暖用煤已经受到囤积的影响。

  在政府最近下调燃油制品批发价后,出现了燃油囤积现象。“一些公司预计供应将变得紧张,他们正在储存燃油以提高利润,因为他们知道这个季节的需求将更加强劲。”厦门大学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教授说。

  持续的油荒反映出中国集中控制燃油价格的局限性。由于个体生产商自己不定价,所以当国内燃油价格低于他们进口石油必须要支付的成本时,很多人通常减少产量以缩小亏损。

  2009年,中国政府开始改变国内成品油价格定价机制以反映国际油价的变化趋势。本月早些时候,中国政府宣布汽油、柴油的批发价格每吨均降低300元,这是一年多来首次下调油价。这次变化据估计是为帮助政府控制通胀。但从那时起,原油价格反弹,本周四每桶超过92美元,而两周前还是大约75美元。

  炼油厂现在面临提高产量的压力,而此时日益上升的成本再次导致他们一生产就亏损。林教授说,中国也面临来自控制煤价和电价产生的类似副作用,这反过来加剧了油荒,因为生产者寻求通过柴油发电机来弥补电能短缺。因此除鼓励炼油厂提高产量外,“政府需要保证冬季有充足的能源,要求发电厂努力工作生产足够的电能”。

  当油价下降或者徘徊不前时,中国独立的炼油厂有进行减产的更大回旋余地,等待油价再次上调。“进口原油价格越来越贵,一些私营石油公司就不太愿意进行生产,所以他们只是动用了40%的生产能力。”中国一家能源网站的首席信息官说,“这就是因为一些公司期望当油价很快再次上调时赚更多的钱,所以他们在囤积石油。”“一旦油价上调,供应短缺问题就会得到解决。”(陈一 译)

  (责任编辑:郭彩萍)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