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谁能关上医患“录音门”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1-02 04:19 来源: 深圳商报

  □张军瑜

  遇到这种事情,无论是患者家属,还是医生,都很纠结。

  11月1日《广州日报》的消息,40多天前,1岁5个月男孩小涵因患手足口病,被送到广东省妇幼保健院治疗,随后经历治疗、回家、重新返院治疗的一系列波折。在此期间,男孩父亲因对医生的一些做法产生质疑,要求全程参与专家会诊讨论并进行录音,同时复印孩子病历、检验结果等咨询院外专家。

  医生会诊,家属也要录音。我要是医生,我可能会选择明哲保身,即使有不同意见,我也不吭声;万一事后真有个什么麻烦,会诊的时候你说的每句话可都是“呈堂证供”,不说话就录不上,录不上就揪不到这个“辫子”吧?要我是医生,每次下医嘱的时候,家属都在旁边用刀子一样的眼神看着我,我的心里也发毛,说不定心里一紧张,手就紧张,就把这剂量给写错了。

  家属可能也有苦衷。我入院前还活蹦乱跳的孩子怎么到了医院反而住进重症监护室了?为什么你动不动就让孩子做“腰穿”检查呢?你们医院是不是为了多赚钱,就给孩子随意开出各种检查项目呢?我全程监控医生治疗,你会诊的时候我旁听录音,各种单子我也复印一份留档,这下子你不敢乱来了吧?

  于是,医生这边儿感觉随时有个监控摄像头在头顶亮着,患者家属既要担心孩子状况,还要“防贼”一样防着医生,弄到最后,两方面都身心疲惫,两方面都有“气”。“录音门”一出,不少医务工作者头上都冒汗,甚至害怕自己所从事的这个行业,有的还告诫自己的孩子“以后干什么都可以,就是不能干医生”。我们的医患关系也在“八毛门”、“录音门”这类事情当中,一步步走向互不信任的极端。

  打开“录音门”,我们看到的是矛盾丛生的医患关系。医疗资源的不够充分以及相对的“垄断”,医疗价格的居高不下,迟迟没能得到根本推进的医疗改革,又是医患关系相对紧张的根本所在。“录音门”只是一滴露珠,一些根本的问题解决不了,关上这扇门,另一扇门也会在另一个时候、另一个地点像是不定时的炸弹一样突然开启。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